"PLC原理与应用-结构、工作原理及实践"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162 浏览量 更新于2023-12-19 收藏 2.23MB PPT 举报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课程第二章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本章首先进行了前章知识回顾,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与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其次介绍了S7-200 系列可编程控制器,该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是电类和机电类专业的应用实践课程的一部分。学习本章内容需要重点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其组成与结构,并且要特别注意梯形图的等效电路这一难点内容。在学习方法上,建议学生们认真听课,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训环节,并且要注意对知识的记忆和回味。 本章首先介绍了PLC的产生。传统的生产机械自动控制装置主要采用继电器控制系统,虽然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容易操作,但体积庞大,生产周期长,接线复杂。因此,用户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自动控制装置。于是,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应运而生,它是由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在1969年发明的。 接着,本章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与结构。PLC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接口模块和编程装置。中央处理器是PLC的核心部件,负责解析和执行程序。输入/输出模块用于接收外部信号和控制外部设备。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稳定的电源供给。通信接口模块用于实现与外部设备的通讯。编程装置用于编写和下载程序。这些组成部分相互配合,构成了PLC的完整系统。 随后,本章详细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PLC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输入信号的采集、程序的执行和输出控制。首先,PLC从输入模块接收外部输入信号,并将其转化为逻辑信号进行处理。然后,中央处理器根据程序的逻辑关系执行相应的控制逻辑。最后,PLC通过输出模块控制外部设备的运行状态。整个过程实现了对工业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在学习要求和难点内容上,本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并且了解其组成与结构。其中,梯形图的等效电路是学习中的难点内容,需要特别注意。 在学习方法上,本章建议学生们认真听课,注意老师对问题的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训环节获得编程的思想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学,学深入。同时,要注重实训环节,训练应用PLC的技能。此外,对知识的记忆和回味也是学习重点,需要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综上所述,《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与结构、S7-200 系列可编程控制器、PLC的产生、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这些内容对于电类和机电类专业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