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事务隔离级别详解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543KB PDF 举报
"数据库进阶,重点探讨了事务和其在数据库系统中的隔离级别,强调了事务的ACID特性,并详细介绍了事务并发可能引发的问题以及四种不同的事务隔离级别。" 在数据库管理中,事务是核心概念之一,它代表了一组数据库操作的逻辑单元。事务的语法包括启动事务(start transaction或begin)、提交更改(commit)和回滚更改(rollback)。事务的四大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确保了数据库操作的可靠性和数据完整性。 原子性(Atomicity)确保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避免了事务执行过程中的部分完成状态。如果事务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系统将回滚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使所有操作如同从未发生。 一致性(Consistency)保证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始终处于一致状态,不会因为事务导致数据的不一致。例如,在银行转账场景中,A账户减款和B账户增款必须同时完成,否则会导致数据错误。 隔离性(Isolation)是处理并发事务的关键,它确保了事务之间操作的独立性。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四种事务隔离级别: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和串行化(Serializable)。这些级别分别对应不同的并发控制策略,以防止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等问题。脏读指的是读取到未提交的数据,而不可重复读和幻读则涉及到数据在读取期间的变更。 脏读:当一个事务读取到另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更新数据,若后者回滚,前者则读取到了无效数据。 不可重复读:同一个事务在不同时间读取同一数据,由于其他事务在这期间的修改,导致两次读取的结果不一致。 幻读:事务在重复执行同一查询时,由于其他事务插入或删除了数据,导致结果集中行的数量发生变化。 隔离级别越高,对并发控制的严格程度越大,但也降低了系统的并发性能。选择合适的隔离级别需要平衡数据一致性与系统性能的需求。理解并合理设置事务隔离级别对于优化数据库性能和保证数据准确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