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C协议解析:中文版会话描述协议(SDP)详解

3星 · 超过75%的资源 需积分: 49 41 下载量 9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9 收藏 74KB DOC 举报
"RFC协议详细解析,中文版" RFC(Request for Comments)是互联网标准过程的一部分,用于公开讨论和发布互联网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协议。在这个文档中,我们重点关注的是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它是多媒体通信中用于描述会话内容和参数的协议。 SDP由IETF的多媒体会话控制(MMUSIC)工作组开发,广泛应用于MBONE(Multicast Backbone)和其他多媒体通信场景。它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种标准格式,用于传递会话参与者所需的媒体流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加入并参与会话。然而,SDP并不负责分配多播地址、传输SDP消息,或进行媒体编码方案的协商,这些任务通常由底层的传输协议如SAP(Session Announcement Protocol)、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RTSP(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HTTP或通过MIME的电子邮件来处理。 SDP描述的会话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话名称和目的**:用于识别会话的名称,可以是任意文本,同时也可以提供会话的目的或主题。 2. **会话存活时间**:定义会话的有效时间段,让参与者知道何时开始和结束会话。 3. **媒体信息**:包括媒体类型(如视频、音频),传输协议(如RTP/UDP/IP或H.320),媒体格式(如H.261视频、MPEG视频等),以及多播或单播地址和端口信息。 4. **接收媒体所需信息**:如接收媒体所需的网络地址、端口和格式等。 5. **带宽信息**:描述会话所需的网络带宽,有助于网络资源的管理和分配。 6. **接洽信息**:提供联系人信息,以便于参与者获取更多关于会话的信息或与会话组织者沟通。 SDP的结构由多个行组成,每个行以特定的关键词开始,如“v=”表示协议版本,“o=”表示会话的所有者和标识符,“s=”表示会话名称,“i=”表示会话信息,“u=”是描述的URI,“e=”是电子邮件地址,“p=”是电话号码。例如: - `v=0` 表示当前SDP协议版本为0。 - `o=sname12345678900987654321IN IP4 126.15.64.3` 描述了会话所有者、ID、版本、网络类型(IPv4)和地址。 - `s=会话名称` 提供了会话的名称。 - `e=zte@isi.edu` 或 `e=Mr.Wang<wang@zte.com>` 提供了电子邮件地址。 SDP的这种结构使得不同系统和应用之间能有效地交换和理解会话信息,从而实现多媒体通信的无缝对接。在实际应用中,SDP通常与其他协议如SIP或RTSP结合使用,以完成完整的会话建立和控制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