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定位原理与应用:从单点到相对定位

需积分: 10 8 下载量 4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1 收藏 913KB PPT 举报
"本资源是关于GPS定位方式的讲解,主要来自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的GPS原理与应用课程,旨在让学习者掌握GPS导航定位的基本原理、作业模式和操作方法。内容包括单点定位、相对定位和差分定位的介绍,特别强调了单点定位的概念、优缺点和应用领域。" 在GPS定位技术中,单点定位是一种基本的定位方法。它是指利用一台接收机确定待定点在地固坐标系中的绝对位置。在单点定位中,接收机不依赖于其他参考点,而是基于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直接计算自身的位置。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观测简单,可以实现瞬时定位,适用于低精度导航、资源普查和军事等领域。然而,单点定位的精度相对较低,主要受限于系统性偏差,如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钟差等。 伪距单点定位是单点定位的一种形式,其误差方程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卫星信号传播时间的误差(tropospheric delay, ionospheric delay)、接收机钟误差(t)、卫星钟误差(V)、光速(c)以及位置参数(X, Y, Z)。为了求解出这些参数,至少需要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因为定位需要解决四个未知数(经度、纬度、海拔和时间偏移)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单点定位通常使用的是广播星历,这意味着计算出的位置坐标是在WGS-84坐标系中。如果使用精密星历,如IGS(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提供的数据,那么位置坐标将对应于ITRF(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s)等更精确的参考框架。 相对定位和差分定位则是提高定位精度的技术,通过比较参考点和未知点的伪距或载波相位观测值来减小系统性误差。这些方法常用于高精度应用,如测绘、地质勘探和精密导航。 理解GPS的单点定位原理对于理解整个GPS系统至关重要,它是学习GPS技术的基础,也是许多定位应用的核心概念。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为未来在GPS相关领域的专业工作或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