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0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7 收藏 67KB PDF 举报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改革).pdf" 这是一份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旨在为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提供必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教育。该课程共有56学时,包括28学时的理论授课、28学时的实践环节,如实验和习题课,属于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课程由信息工程学院开设,适用于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统招本科学生,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先修知识。 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构成、程序设计的基础、数据处理和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概念。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五项应用技能:计算机基本操作、OFFICE软件应用、关系数据库的使用、计算机网络操作以及常用软件的使用。 教学内容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以及算法与数据结构(选讲)。在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以及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方式。这部分的重点是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难点在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操作系统章节要求学生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特征和类型,包括进程、虚拟内存、文件系统等概念,并能熟练操作Windows系统,进行文件管理、控制面板和系统管理。这一章的重点是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Windows的基本操作,难点在于操作系统概念的理解。 选讲的第三章是算法与数据结构,这部分可能会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讲解,通常会涉及基本的算法设计思想和常用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和图等。 教学大纲的制定单位是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时间是2013年3月,表明这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并不断更新的课程体系,旨在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需求,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计算机教育。选用的教材和参考书来自多个出版社,包括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和人民邮电出版社,以确保内容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