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伞分阶段归航技术解析

2 下载量 13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275KB PDF 举报
"翼伞分阶段归航过程的初步研究,丰茂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分析了翼伞归航的六个阶段,包括开伞、径向飞行、降低高度、调整飞行方向、逆风减速和雀降,讨论了各阶段的技术特点和研究方法,为翼伞研究提供了参考。" 翼伞作为一种重要的减速和回收装置,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归航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由丰茂龙进行,重点关注翼伞的分阶段归航过程,该方法自1970年代后期以来逐渐成为主流。分阶段归航将整个过程细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和控制策略。 1. **开伞阶段**:这是归航的起点,不依赖于特定条件,主要任务是确保翼伞顺利展开并稳定飞行。 2. **径向飞行阶段**:当伞翼的径向距离R大于某个阈值r时开始,伞翼保持直线飞行,这个阶段主要关注伞翼的稳定性和导航精度。 3. **控制削高阶段**:R小于r且伞翼高度H大于1h时,伞翼开始降低高度,此阶段涉及高度控制和动力学稳定性。 4. **调整飞行轨迹阶段**:高度在1h到2h之间时,伞翼需调整飞行方向以适应目标着陆点,涉及到姿态控制和路径规划。 5. **逆风控制飞行阶段**:当高度低于2h但高于3h时,利用风向进行减速,这需要精确的气象数据和动态控制策略。 6. **雀降阶段**:伞翼高度低于3h时,进入最后的着陆准备,控制伞翼进行安全降落,这个阶段要求极高的精准度和安全控制。 在每个阶段,研究者都需要考虑翼伞的气动特性、飞行稳定性、导航精度以及与环境的交互。例如,开伞阶段要考虑伞的展开动力学,径向飞行阶段需要GPS导航,控制削高阶段需精细的高度控制算法,而逆风控制飞行阶段则涉及风向利用和速度减缓。雀降阶段的着陆控制是技术难点,需要保证伞翼在低速下平稳降落。 丰茂龙的研究不仅详细描述了这些阶段,还提出了研究的突破点,为后续的翼伞控制技术研究提供了指导。通过对各个阶段的技术特点和研究方法的深入探讨,本研究为翼伞归航控制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有助于推动翼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