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社会语言学中的文本数据挖掘与新词发现

需积分: 6 1 下载量 147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8 收藏 245KB PDF 举报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语言学:基于SNS的文本数据挖掘”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在中文环境下。利用社交媒体(SNS)的文本数据进行挖掘,可以揭示语言使用的新趋势和社会现象。这篇摘要讨论了在处理中文自然语言时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分词和未登录词的问题。 分词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基础步骤,对于汉语尤其具有挑战性,因为汉语中词与词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分词歧义是其中的一大难题,例如句子“已结婚的和尚未结婚的青年都要实行计划生育”,可能有两种不同的分词结果。现代语言模型通过各种算法和技术,如最大熵模型、隐马尔科夫模型或深度学习方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然而,未登录词(即词典中不存在的新词)的识别更加复杂。由于中文没有像英文那样的首字母大写规则,专名号的取消使得计算机难以识别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更不用说快速发展的网络用语、机构名、品牌名和专业术语了。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新的策略,即先对文本进行初步分词,然后找出未能匹配词库的片段,假设这些可能是新词。这种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尝试独立于现有词库来抽取出可能的词,随后再与词库对比以确定新词。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设置出现频率阈值来识别可能的词,但这并不总是有效,因为高频率的文本片段可能是多个词的组合。以“电影院”为例,虽然它的出现次数低于“的电影”,但因为“电影”和“院”之间的紧密关系,我们更倾向于视其为一个词。为了量化这种内部凝固程度,可以计算相邻词共现的概率或者使用词共现矩阵来分析相邻词之间的关联强度,进一步确认词的边界。 通过对人人网用户状态数据的分析,可以获取丰富的网络语言使用信息,这不仅有助于识别新词,还可以开展更多元的数据挖掘工作,如情感分析、话题检测、用户行为模式探究等。此类研究对于理解网络社交环境中的语言演变、文化趋势和社会动态都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语言学借助于SNS文本数据挖掘,正在逐步解决汉语处理中的难题,推动了对语言现象的深入理解和预测。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对于未登录词的识别和新词的自动发现将会更加精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