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β-雌二醇纳米粒促进大鼠心梗后血管生成与修复效果
12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486KB PDF 举报
该研究论文探讨了心肌内注射17β-雌二醇纳米粒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生成、梗死面积以及死亡率的影响。17β-雌二醇作为一种可能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的激素,通常通过口服或全身给药存在吸收和副作用的问题。通过使用聚乳酸和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作为载体,科研团队成功地制备出能够局部定向释放17β-雌二醇的纳米粒,这有望提高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包括首先评估纳米粒的理化性质和药物释放性能,确保其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接着,研究人员制备了去卵巢的大鼠心梗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接受17β-雌二醇纳米粒4mg/100g的心肌内注射,实验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空白纳米粒,而空白对照组仅进行心梗模型构建。一个月后,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心梗边缘区的毛细血管密度(MVD)和eNOS蛋白的累积光密度值,同时测量梗死面积,并评估死亡率。
结果显示,17β-雌二醇纳米粒在体内显示出良好的缓释特性,1个月后血清中的药物浓度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大鼠心梗边缘区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增加(P<0.05),eNOS蛋白表达增强(P<0.05),并且梗死面积明显减小(P<0.05)。更重要的是,尽管进行了心肌内注射,但实验组的死亡率并未上升,表明这种局部给药方式对于心梗的治疗具有积极效果,不会增加额外的风险。
研究结论指出,心肌内局部注射17β-雌二醇纳米粒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大鼠心肌梗死后的心肌毛细血管生成,从而减小梗死面积,同时保持较低的死亡率。这为治疗冠心病特别是对于某些传统疗法无效的晚期患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然而,由于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潜在风险,如乳腺癌和血栓形成,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纳米粒给药方式的安全性和长期效果,以及优化剂量和给药频率,以实现更佳的临床效益。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点击了解资源详情
2020-01-29 上传
2021-06-11 上传
2021-04-22 上传
2019-12-30 上传
2021-05-15 上传
2021-05-09 上传
weixin_38507923
- 粉丝: 3
- 资源: 952
最新资源
- PureMVC AS3在Flash中的实践与演示:HelloFlash案例分析
- 掌握Makefile多目标编译与清理操作
- STM32-407芯片定时器控制与系统时钟管理
- 用Appwrite和React开发待办事项应用教程
- 利用深度强化学习开发股票交易代理策略
- 7小时快速入门HTML/CSS及JavaScript基础教程
- CentOS 7上通过Yum安装Percona Server 8.0.21教程
- C语言编程:锻炼计划设计与实现
- Python框架基准线创建与性能测试工具
- 6小时掌握JavaScript基础:深入解析与实例教程
- 专业技能工厂,培养数据科学家的摇篮
- 如何使用pg-dump创建PostgreSQL数据库备份
- 基于信任的移动人群感知招聘机制研究
- 掌握Hadoop:Linux下分布式数据平台的应用教程
- Vue购物中心开发与部署全流程指南
- 在Ubuntu环境下使用NDK-14编译libpng-1.6.40-android静态及动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