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设计规范与策略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4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01 收藏 933KB PDF 举报
"数据库设计规范综述.pdf" 在数据库设计中,规范是确保系统一致性、稳定性和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档详细概述了针对Oracle数据库的设计规范,旨在为开发人员提供一套全面的指南,以遵循最佳实践,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效率。 1. 编写目的 文档的主要目标是为Oracle数据库设计提供一套标准,促进业务功能的实现和扩展,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此外,规范还旨在优化存储效率,找到时间开销和空间开销的最佳平衡,以支持高效的数据操作。 2. 数据库策略 - 全局数据模型:所有公共数据模型应被共享,以提高复用率和减少冗余。 - 统一元数据管理:数据库建模需基于统一的元数据管理,以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 正规化设计:遵循关系数据库的正规化理论,减少数据冗余和异常。 - 分离OLTP和OLAP:在线事务处理(OLTP)和在线分析处理(OLAP)应分别设计,以满足各自不同的性能需求。 3. 数据库对象长度策略 设计数据库字段时,需要考虑业务需求、字符集和时间格式,设置合适的字段长度,避免过度设计导致的效率损失。 4. 数据完整性策略 - 第二范式和第三范式:数据库设计应至少遵循第二范式,根据业务需求尽可能满足第三范式,以确保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 数据完整性实现:尽量通过业务逻辑保证数据完整性,减少对数据库外键约束和触发器的依赖,以提高系统性能。 5. 规范化设计与性能权衡 数据标准化虽能减少冗余,但可能影响性能。在设计时,需要根据业务场景,合理地在规范化和性能之间做出取舍,可能需要适当反规范化以提升查询速度。 6. 命名规范 文件列出了详细的命名规则,包括数据库、表空间、表、字段、视图、序列、存储过程、函数、索引和约束的命名规则,强调一致性、清晰性和可读性。 7. 数据模型产出物规范 产出物应符合特定的标准,如XML文件的使用说明,以确保数据模型的标准化和可维护性。 8. 附录 包含了XML文件使用说明和保留关键字列表,帮助开发者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冲突的数据库关键字。 这些规范综合考虑了业务需求、数据库性能、数据完整性和系统扩展性,为开发高质量的Oracle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遵循这些规范,可以降低后期维护成本,提升系统的整体效能。
2023-01-08 上传
数据库设计概述 数据库设计概述 ⽬录 数据库设计概述 数据库设计概述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个给定的应⽤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数据库及其应⽤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各种⽤户的 应⽤需求,包括信息需求和处理需求。 信息需求:表⽰⼀个单位所需要的数据及其结构,该部分的数据库设计是将应⽤系统所要⽤到的所有信息描述成实体、属性及实体间的 联系,主要⽤来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 处理需求:表⽰⼀个单位需要经常进⾏的数据处理,该部分的数据库设计是将要进⾏的数据处理描述为操作的优先次序、操作执⾏的频 率和场合,主要⽤来描述操作与数据之间的联系。 信息需求表达了对数据库的内容及结构的要求,是静态要求,处理需求表达了基于数据库的数据处理要求,是动态要求。 由于数据库系统的复杂性及其与环境联系的密切性,使得数据库设计成为⼀个困难、复杂和费时的过程。⼤型数据库设计和实施涉及多学科 的综合与交叉,是⼀项开发周期长、耗资巨⼤、风险较⾼的⼯程,因此,⼀个从事数据库设计的专业⼈员⾄少应该具备以下4个⽅⾯的技术 和知识: 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数据库设计技术。 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的⽅法和技巧。 软件⼯程的原理和⽅法。 应⽤领域的知识。 数据库设计的任务 数据库设计的任务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以及数据库的⾏为特性设计。 设计数据库的结构特性,是为特定应⽤环境构造出最优的数据模型。 设计数据库的⾏为特性,是建⽴满⾜各种⽤户对数据库应⽤需求的功能模型。 设计数据库系统,⾸先应进⾏结构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系统中各个处理过程的性能和质量。另⼀⽅⾯,结构 特性⼜不能与⾏为特性分离,静态的结构特性的设计与动态的⾏为特性的设计分离,会导致数据与程序不易结合,增加数据库设计的 复杂性。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不依赖性原则:指数据库系统对各种原始成果数据的格式和内容进⾏存储和管理,对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不依赖于某个特定的软件系统。 开放性原则:指系统不限定数据的存储格式,即原则上能存储任意格式的数据,在系统中,数据的存储位置、存储⽅法、数据格式等对 系统管理者来说是透明的和开放的,原则上没有数据⿊匣⼦。系统管理员能够知道数据以什么样的格式存放在系统中的什么位置,为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管理(特别是数据备份)提供条件。 可扩展性原则:随着新数据源的出现和⽤户需求的增加,今后数据库所包含的数据种类可能会⽐现在多,因此要求系统具有⼀定的可扩 充性。当增加新种类的数据时,系统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个对新数据的管理模块和若⼲数据库表后,就可实现对新数据的存储 和管理。此外,数据的可扩展性还包含数据服务的可扩展性,⽣产出的数据和建⽴的数据库系统,不仅要能满⾜⽤户今天的要求,还 应该考虑到⽤户在未来⼏年内可能提出的从数据的种类到数据服务的⽅式等⽅⾯的新的需求。 检索和管理的⾼效性原则:数据库系统的重点是对数据的管理和数据的提供,因此如何⾼效地实现"知道有什么数据、在什么地⽅、迅速 提取数据并加⼯成⽤户所要求的产品",是进⾏系统设计时考虑的⼀个主要因素。 设计的⽅法 设计的⽅法 规范设计法:⽐较著名的有新奥尔良⽅法,它将数据库设计分为4个阶段:需求分析(分析⽤户要求)、概念设计(信息分析和定 义)、逻辑设计(设计实现)和物理设计(物理数据库设计)。 其后,许多科学家对此进⾏了改进,认为数据库系统设计应分6个阶 段进⾏,分别是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和数据库运⾏及维护。 基于E-R模型的设计⽅法、基于3NF(第三范式)的设计⽅法、基于抽象语法规范的设计⽅法等。 数据库设计⼯具:经过多年努⼒,数据库设计⼯具已经实⽤化和产品化。例如,Design 2000和PowerDesigner,分别是Oracle公司和 Sybase公司推出的数据库设计⼯具软件,这些⼯具软件可以⾃动或辅助设计⼈员完成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的很多任务,特别是⼤型数据 库的设计需要⾃动设计⼯具的⽀持。 设计的步骤 设计的步骤 在数据库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按照规范化、结构化设计⽅法,将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逻辑结构设计:将系统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成数据库的逻辑模式,即适应于某种特定DBMS所⽀持的逻辑数据模型,与此同时,还需 为各种数据处理应⽤领域产⽣相应的逻辑⼦模式。这⼀步设计的结果是"逻辑数据库"。 物理结构设计:根据特定DBMS所提供的、依赖于具体计算机结构的多种存储结构和存取⽅法等,对具体的应⽤任务选定最合适的物 理存储结构(包括⽂件类型、索引结构和数据的存放次序等)、存取⽅法和存取路径等。这⼀步设计的结果是"物理数据库"。 验证设计:在逻辑结构、物理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收集数据并具体建⽴⼀个数据库,运⾏⼀些典型的
2023-01-08 上传
–£ˆ…¶–£"¡ıłˆ ¡ı»œˆ ¡ıˆˆ ¡˜ ¿ «¿" ˚¿Ł…˘ ¶ – …˙´… –"¯ — ˜ª¸ˆ – ¨˘ – ¨¸ ¯œ¨¸ V1.0 ·· ¤ — ˜ª¸ˆ˜˜¨—¨ˇ´… £"·· ¤¡¢— ˜£¤ +— ˜¸ˆ£'¡¢ £¤ + ¸ˆ£' ˜¿ ´… 1 –—·˜¿˜ ...........................................................................................................................................................1 2 ˚¿ ´ .......................................................................................................................................................1 2.1 ˚¿¶ˇ ¶¨ ´ ............................................................................................................................. 1 2.2 ˚˝Œß— ´ ..................................................................................................................................... 1 2.3 ¶» Ł…˘º—˜ …˜¨¤" ´ ..................................................................................................... 1 2.4 ¶˛—˝˜¶¤º˚ ˆ ´ ................................................................................................................. 1 3 ˆˆß ¶ ...........................................................................................................................................................3 3.1 ˚¿ˆˆß ..................................................................................................................................... 3 3.2 ˚¿¶ˇˆˆß˜»ª ................................................................................................................. 4 3.3 –¿… (Tablespace)ˆˆß ................................................................................................................ 4 3.4 – (Table) ˆˆß ................................................................................................................................. 4 3.5 ¶˛ˆˆß ......................................................................................................................................... 4 3.6 ˚˝… (View) ˆˆ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