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历史回顾:双边远程操作控制理论进展与应用展望

需积分: 10 5 下载量 14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收藏 493KB PDF 举报
本文是一篇历史回顾性质的文章,标题为"双边远程操作:一个历史回顾",由Peter F. Hokayem和Mark W. Spong两位作者在2006年发表于《自动化学报》(Automatica)第42卷。双边远程操作作为一个有着超过50年历史的研究领域,至今仍保持着理论探索的活跃性和广泛的应用潜力。文章的核心关注点在于控制理论方法的发展,这些方法主要用于解决远程操作中的固有问题,如延迟和信息丢失。 作者首先介绍了该研究领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自上个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机器人手臂(Robotic Manipulators)的广泛应用,双边远程操作(Telerobotics)逐渐成为科研热点。通过双向通信,远程操作员与机器人的动作保持高度同步,这对于医疗手术、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等领域至关重要。 控制理论在这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各种策略上,比如利用被动性(Passivity)和基于被动性的控制(Passivity-based Control)。被动性是一种系统特性,它允许系统在没有外部输入的情况下保持稳定,这对于减小延迟对操作性能的影响具有显著优势。基于被动性的控制方法则通过设计控制器来确保系统的这种内在稳定性,即使在存在不确定性或外部干扰的情况下也能维持良好的性能。 文章详尽地探讨了过去几十年间在双边远程操作中采用的各种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状态反馈、模型参考控制、自适应控制以及新兴的散射理论(Scattering Theory)等。此外,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关键应用案例,如远程手术、远程教育中的虚拟现实交互、以及地震救援中的远程操作机器人,以展示这一技术的实际价值。 最后,作者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何实现更高精度的控制、降低延迟、增强信息处理能力将是双边远程操作领域的新挑战。同时,随着远程协作的需求增加,研究将更多地关注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效率,以及如何通过智能算法进一步优化控制策略。 这篇历史回顾性的文章不仅梳理了双边远程操作的理论基础,还展现了其在不断演进的技术环境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为未来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和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