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实验:数据库创建、数据定义、更新与查询操作

需积分: 9 1 下载量 7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1 收藏 122KB PPT 举报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三章 SQL" 本章主要探讨了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它是用于管理和处理关系数据库的标准编程语言。SQL的核心功能包括创建、查询、更新和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及定义和控制数据库结构。以下是针对章节内容的详细解析: 1. 创建数据库: 在实验一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创建名为"Library"的数据库,通过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数据库包含两个文件:数据文件"Lib_dat",设置在用户目录下,初始大小10MB,无大小限制,自动增长幅度为10%;日志文件"Lib_log",同样位于用户目录,初始大小2MB,最大限制为10MB,自动增长幅度为216KB。 2. 数据定义: 实验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在"Library"数据库中定义数据表及其约束。例如,创建图书表和读者表,并设定特定的字段约束,如图书表中的页数和价格必须大于零,读者表的借书证号需为五位数字,性别只能是'男'或'女',借阅表的还书日期若非空则必须晚于借书日期等。此外,还创建了一个基于出版社属性的非聚集索引,以优化查询性能。 3. 数据更新: 实验三涉及对已有数据进行操作,如插入新数据、更新现有数据、删除特定记录。例如,按照教材中的表18-4、5、6,我们学会了如何批量录入数据,调整图书价格,更改读者信息,删除特定借阅记录,以及根据条件删除图书和读者记录。 4. 数据查询: 实验四重点关注SQL查询,包括基础查询和复杂查询。使用Reader账户登录数据库,执行各种查询,例如获取所有图书或读者信息,查找特定出版社的图书,按出版日期排序,找出价格最高的图书,筛选特定区域和性别的读者,查询特定读者的借阅记录,搜索电话号码包含特定数字的读者,统计出版社的图书数量和价格统计数据,以及计算各地区男女读者数量。此外,还涉及了查询借阅历史,特别是未还书籍的信息,以及按日期排序的查询。 这些实验涵盖了SQL的基础和高级用法,使学习者能够熟练掌握数据库操作,从而在实际项目中灵活运用SQL进行数据管理。通过这些实验,不仅理解了SQL语句的语法,还掌握了其在数据库应用中的实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