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前馈与气泡控制结合的铜粗加工试剂用量优化策略

0 下载量 9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6 收藏 3.28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结合模糊前馈控制与气泡尺寸分布反馈控制的新型策略,应用于铜粗加工过程中的试剂用量优化。该研究发表于2016年的《过程控制杂志》(Journal of Process Control)第39卷,50-63页,该期刊由Elsevier出版,网址为www.elsevier.com/locate/jprocont。 在铜粗加工工艺中,精确控制试剂用量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成本。传统的控制方法可能受到环境因素、设备性能变化以及操作员技能水平的不确定性影响,因此引入模糊逻辑和机器学习技术成为了提高控制精度的有效手段。模糊前馈控制利用模糊逻辑系统(Fuzzy Logic System, FLS)对加工条件进行预测,根据预期结果调整初始试剂剂量,减少实时调整的需求。 而气泡尺寸分布反馈控制则是通过监控和分析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气泡特性,如大小和分布,来实时评估过程状态并作出相应调整。这些气泡的形成与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作为重要的过程参数指标。 研究者们设计了一种结合模糊前馈(Fuzzy-based Feedforward)和基于气泡尺寸分布的反馈控制(Bubble Size Distribution based Feedback Control, BSDFC)的方法,即利用模糊逻辑系统预测并设定试剂剂量,同时根据实时的气泡数据调整控制策略,确保整个粗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他们采用了混合学习支持向量机(Mixed Learn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LS-SVM)作为算法核心,以提高模型的适应性和泛化能力。 文章接收日期为2014年11月,修订后接受时间为2015年11月,最终于2016年1月在线发布。关键词包括:铜粗加工、试剂用量、模糊逻辑、混合学习支持向量机。这项研究旨在提供一种创新的控制策略,以实现更精确、高效的试剂管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并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 总结来说,这篇研究论文是一项实用的技术改进,对于金属加工行业的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环保和资源节约方面,值得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深入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