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导论:王万良版-消去存在量词与Skolem化

需积分: 39 90 下载量 8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12.05MB PPT 举报
"王万良的人工智能导论讲义,涵盖了消去存在量词的逻辑规则和谓词公式的前束形转换方法,以及Skolem化技术。此外,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包括智能的定义、特征和发展历程。" 本文档主要讲解了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逻辑推理方面的知识。首先,提到了“消去存在量词”的原则,这是逻辑推理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存在量词通常用来表示某个事物的存在,如果它不在全称量词的辖域内,那么可以直接处理;如果存在量词在全称量词的辖域内,则需要更复杂的处理。这一部分旨在帮助理解如何简化和操作复杂的逻辑表达式。 接着,引入了“前束形”的概念,这是一种特殊的谓词公式形式,其中前缀包含所有全称量词,而母式则不含任何量词,这样的形式有利于逻辑推理和证明。通过将谓词公式转化为前束形,可以更方便地进行逻辑分析和化简。 然后,文档提到了谓词公式化为子句集的方法,这里特别提到了Skolem化技术。Skolem化是一种处理存在量词的方法,通过引入Skolem函数,可以将存在量词表达式转换为无量词的形式,从而便于进行自动推理和决策。 除此之外,文档还简单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历史和基本概念。1956年标志着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的正式确立,与空间技术和原子能技术一同被视为20世纪的三大科技成就。人工智能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智能概念的探讨、发展历史的追溯、研究领域的划分,以及智能的特征,如感知能力、记忆与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行为能力。 智能的特征被详细阐述,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顿悟思维以及行为能力。逻辑思维依赖于逻辑规则,形象思维强调直觉,顿悟思维体现创新,而行为能力则关乎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学习能力是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是自觉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可以通过教师指导或自我实践来实现。 最后,文档指出人工智能的目标是通过人工方法在机器上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包括感知、记忆、思考和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这展示了人工智能研究的核心所在,即构建能够理解和应用知识,适应环境变化,以及自主学习和决策的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