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技术与零部件渗透率提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引领趋势

0 下载量 2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16 收藏 944KB PDF 举报
"智能驾驶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正迅速提升,相关零部件的渗透率也显著增加。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感知层技术在智能驾驶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而决策层芯片如英伟达、地平线、Mobileye等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智能驾驶功能如车道保持辅助、自适应巡航等逐步普及,智能座舱中的抬头显示(HUD)等配置也得到更多接纳。" 智能驾驶是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L2及以上级别的智能驾驶系统渗透率已经达到42.21%,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6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显示智能驾驶的普及速度正在加快。在感知层,摄像头数量超过10个的渗透率达到16.68%,同比增长7.5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4.20个百分点。这表明车辆对环境感知的需求增强,多摄像头配置成为趋势。毫米波雷达渗透率为40.37%,同比增长7.69个百分点,环比增长4.62个百分点,其中5个及以上毫米波雷达的配置稳定在8.46%。激光雷达作为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关键传感器,渗透率也达到7.24%,同比增长4.40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81个百分点。 在决策层,芯片厂商的竞争激烈,地平线的渗透率略高于英伟达,分别达到4.79%和4.64%,而Mobileye的渗透率为1.37%。智能驾驶功能方面,车道保持辅助、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辅助等功能的渗透率均在40%左右,显示出消费者对于行车安全辅助系统的接受度较高。同时,自动泊车入位和记忆泊车等便捷功能也开始逐渐普及。 智能座舱的进化同样显著,抬头显示(HUD)的渗透率增长至15.80%,环比增长5.04个百分点,显示了驾驶员对实时信息可视化的需求增加。高通8155芯片作为智能座舱的核心,渗透率达到19.37%,体现了智能座舱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 总体来看,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相关零部件及功能在汽车市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预示着汽车行业正朝着更智能、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法规的完善和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这些技术的渗透率有望继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