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疟原虫MSP119c蛋白在家蚕杆状病毒展示系统中的表达与应用研究

0 下载量 3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744KB PDF 举报
"恶性疟原虫MSP1蛋白C-末端19kD蛋白在家蚕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中的表达研究" 这篇论文是关于恶性疟原虫疟疾疫苗研发的一次创新尝试,聚焦于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的C-末端19kD(MSP119c)片段。MSP1是疟疾疫苗研究的重要目标,因为它在裂殖子侵入人红细胞后仍保留在表面,能够引发机体的T细胞和B细胞免疫反应,因此被认为是潜在的抗原靶点。 研究者采取的方法是将MSP119c的基因序列连接到一个展示载体pFastBacⅠ-gp64上。这个载体包含信号肽序列和跨膜序列,有助于目标蛋白的正确表达和定位。通过将含有MSP119c基因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DH10Bac中,实现了与家蚕杆状病毒基因组的转座,生成了Bacmid-gp64-MSP119c。接下来,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到家蚕BmN细胞中,细胞内部组装成重组杆状病毒BmNPV-gp64-MSP119c并进行复制。 实验结果显示,第三代BmNPV-gp64-MSP119c病毒感染家蚕蛹后,7天收集的发病蚕蛹中,MSP119c蛋白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双向电泳被证实成功表达。进一步,纯化的重组病毒粒子用于免疫新西兰雄兔,产生的抗体经过Protein A纯化柱提纯,ELISA检测抗体效价达到了1:8000以上,证明了重组病毒能有效地诱导免疫反应。 这项研究的成功意味着恶性疟原虫的MSP119c蛋白成功地在家蚕杆状病毒表面展示出来,为开发新型疟疾疫苗提供了基础。家蚕杆状病毒表面展示系统作为一种生物反应器,为疫苗制造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可能具有成本效益高、大规模生产潜力的特性。这一成果不仅在疟疾疫苗研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基于昆虫生物反应器的疫苗制备研究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