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证密钥协议安全改进与分析
需积分: 10 4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5
收藏 486KB PDF 举报
"这篇论文研究的是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分析与改进,主要针对2007年J.Oh等人提出的利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允许通过单次会话协商过程生成两个会话密钥,但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不足,容易遭受冒充攻击和密钥泄露冒充攻击。论文作者详细阐述了这两个安全弱点,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方案,以增强协议的安全性。"
在信息安全领域,密码技术是确保数据安全的关键,它包括加密、消息认证、签名等算法,用于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密钥协商协议是密码技术的基础,因为它为上层的加密算法提供了安全的会话密钥。1976年的Diffie-Hellman协议开启了公钥密码学的时代,但缺乏身份认证,易受中间人攻击。因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应运而生,它们可以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确保只有合法参与者能建立和使用会话密钥。
2007年,J.Oh等人提出的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利用了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优势,通过一次协商生成两个会话密钥。然而,研究指出该协议存在安全漏洞,无法抵抗冒充攻击和密钥泄露后的冒充攻击。这两种攻击类型分别意味着攻击者可以假装成合法用户参与协商,或者在获取密钥后冒充任意一方。这严重影响了协议的可靠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改进策略。可能的改进方向包括增强身份验证机制,比如采用数字签名或证书来确认参与者身份;加强密钥管理,防止密钥泄露;以及可能的防重放攻击措施,防止攻击者重播旧的密钥协商消息。新的协议设计需要经过详尽的安全分析,包括形式化验证和各种攻击模型的模拟,以证明其在实际环境中的安全性。
论文的作者刘晶镭、陈湘涛、胡红宇、艾灵仙和蒋恒可能详细描述了改进协议的实现方法,包括新协议的步骤、安全属性和性能评估。他们可能还讨论了新协议与现有协议的比较,例如与传统的Diffie-Hellman协议或其他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协议的比较,以展示其优势和适用场景。
这篇论文深入探讨了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性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对于理解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性挑战以及如何设计更安全的通信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可以期望未来的通信网络更加安全,能够抵御各种潜在的攻击。
115 浏览量
137 浏览量
2019-07-22 上传
2019-09-13 上传
177 浏览量
117 浏览量
125 浏览量
2019-08-15 上传
2019-07-22 上传
![](https://profile-avatar.csdnimg.cn/default.jpg!1)
weixin_38743506
- 粉丝: 352
最新资源
- 网络恶意代码安全手册:防护与分析
- 深入理解DAO架构:以iBATIS为例
- C#入门指南:从基础到面向对象
- MATLAB图形化编程指南
- Windows摄像头控制SDK源代码示例
- C#新版设计模式手册:单例、工厂等23种模式解析
- XML Schema (XSD) 讲义:定义与验证机制
- 软件工程实践与人生哲学:一本独特的启示录
- C/C++编程高质量指南:实践与规范详解
- GPSR:无线网络的边界贪婪无状态路由协议
-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数据库和Delphi的应用
- 30分钟快速入门:正则表达式实战教程
- C#初学者指南:从基础到面向对象
- 1亿条记录:海量数据高效转移策略探讨
- ASP.NET & XML深度编程实战
- 创建型设计模式:封装与对象实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