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traceroute:跟踪路由示例与源代码

1星 需积分: 9 14 下载量 3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1 收藏 113KB DOC 举报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C语言进行计算机网络traceroute(路径跟踪)编程,通过提供实际操作的示例和源代码,帮助读者理解并实现这一功能。以下是文章中的关键知识点: 1. **实验背景与时间**: 实验在2014年11月7日进行,展示了traceroute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程序功能与截图展示**: - **截图1**: 显示了使用C语言编写的traceroute程序对8.8.8.8(通常用于测试DNS服务器)的追踪结果。 - **截图2**: 演示了追踪www.baidu.com的过程,可能显示了到达目标的路径节点。 - **截图3**: 同样的,还有追踪www.sina.com时的路由跟踪情况,这说明程序能够处理不同域名的查询。 3. **程序源代码概览**: - 使用了Windows开发环境,包含了`winsock2.h`和`ws2tcpip.h`库,这是Windows Socket编程的基础。 - `IpHeader`和`IcmpHeader`结构体定义了IPv4和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头部的字段,用于构建和解析数据包。 - `DEF_PACKET_SIZE`和`MAX_PACKET`常量定义了数据包的默认大小和最大接收值。 - `usage()`函数提供了命令行参数的使用说明,用户需要输入目标主机名和最大跳数。 - `set_ttl()`函数设置数据包的Time to Live (TTL)值,这是traceroute的关键部分,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值会递减,直到到达目的地或TTL为0时,表明路径不可达。 4. **关键技术点**: - **ICMP协议**: ICMP Echo Request(Echo Request,即ping请求)用于发送回显请求到目标主机,目标主机返回Echo Reply作为响应,通过计算往返时间(Round-Trip Time, RTT)来推断路径。 - **TTL值设置**: 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值减一。当TTL为0时,路由器会丢弃数据包,并发送ICMP Destination Unreachable消息,这有助于追踪路径。 - **错误处理与异常处理**: 在代码中,可能包括对各种ICMP错误代码的检查,如超时(ICMP_TIMEOUT11)、参数错误(ICMP_PARMERR12)等。 5. **实践性与可靠性**: 由于提到了"亲测可用",说明该程序已经过作者亲自验证,能够在Windows平台上有效执行traceroute任务。 总结来说,这篇文章为想要学习或了解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traceroute程序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指南,包括了从原理到实战的完整流程。通过阅读和实践源代码,读者可以掌握网络数据包发送、接收以及路径追踪的基本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