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解析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7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0 收藏 468KB PDF 举报
"合肥学院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针对软件工程专业提出了一种实施方案,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软件工程师。该计划基于‘重基础,精方向,强工程’的原则,采用‘2+1+1’三段式9学期制,结合模块化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中德专业教育合作、多元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及质量监控体系,以确保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适应性。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能够在软件工程领域胜任技术应用开发工作。"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合肥学院首先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即重视基础教育,精准定位专业方向,并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个计划利用了学院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长期合作经验,融合了德国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做法,结合学院自身在教学模式改革、认知实习、过程考核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成果。 培养目标上,计划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软件工程师,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有强烈的进取心和人文素养,同时具备出色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院设定了“基础扎实、技术过硬、遵守规范、适应团队、外语优良”的人才规格,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均衡发展。 在培养模式上,采用了“2+1+1”三段式9学期制度。前两阶段(前四学期)主要侧重于基础学科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授,以强化数理基础和专业基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第二学期开始,每位学生都会有一名校内导师指导其学习和专业规划。第五学期开始,学生进入“精方向”阶段,开始接触工程项目教学,增强工程意识。最后的两个学期则是“强工程”阶段,强化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训练,确保学生能够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此外,方案还涉及了与德国的深度教育合作,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校企产学研合作,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建立和完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确保培养过程的质量控制。 这个计划是一个系统性的、全面的工程人才培养策略,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软件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