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盆地寺河矿区煤层气古菌多样性和产甲烷潜力分析

0 下载量 11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321KB PDF 举报
"沁水盆地寺河矿区煤层水古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本文主要探讨了沁水盆地寺河矿区煤层水中古菌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这是一项针对能源领域的行业研究,旨在了解煤层气生成与微生物活动的关系。作者团队通过科学方法收集煤层气井的排采水,从中提取微生物菌体的DNA,并以此为模板,扩增16S rDNA基因片段。接着,他们利用HhaⅠ和Msp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酶切分型,这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分析DNA序列的差异,从而揭示微生物群落的组成。 测序结果表明,该矿区煤层水中的古菌全属于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这个门包括所有已知的产甲烷古菌。产甲烷古菌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可以将无机物质转化为甲烷,参与地球的碳循环。在这些样本中,甲烷微菌纲(Methanomicrobia)占据了大部分比例,达到了93.13%,而甲烷杆菌纲(Methanobacteria)只占6.87%。甲烷微菌纲主要利用H2/CO2进行甲烷生成,而甲烷杆菌纲则以乙酸为主要代谢底物。 通过比对Gene Bank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者能够确定这些古菌的进化关系和可能的功能角色。发现的古菌群落结构表明,沁水盆地寺河煤层气田的环境条件可能有利于特定类型的产甲烷古菌生存,这些微生物可能通过代谢过程促进煤层气的生成,从而增加了煤层气的产量。 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关于煤层气生成过程的新见解,特别是在微生物活动方面。了解这些古菌的生态功能有助于我们预测和控制煤层气的形成,为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此外,这些发现还可能为生物能源技术的发展开辟新的路径,比如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甲烷生产,从而实现更加可持续的能源利用。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刘健,元雪芳,韩作颖,等.沁水盆地寺河矿区煤层水古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J].能源与环保,2017,39(9):18-22,27. Liu Jian, Yuan Xuefang, Han Zuoying, et al. Analysison archae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in coal bed water from Sihe Mining Area in Qinshui Basin[J].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17,39(9):18-22,27. 这篇研究论文揭示了沁水盆地寺河矿区煤层水中的古菌群落特征,特别是产甲烷古菌的分布,对于理解煤层气生成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潜在的能源利用策略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