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持久化设计模式:对象映射与域模型解析

2 下载量 7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7 收藏 139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数据持久性的设计模式,涉及了对象与数据库之间的映射技术,如活动记录、数据映射器、存储库、标识映射、延迟加载和虚拟代理服务器模式等。作者强调了在选择合适的数据访问工具和持久性框架时,理解基本的设计模式至关重要。 内容详解: 1. **数据持久性**:数据持久性是指程序中的对象状态能够跨程序运行周期或系统重启后仍然保持不变的能力。这是通过将数据存储在持久性存储如数据库中实现的。 2. **活动记录**:活动记录是一种设计模式,将数据库表记录直接映射为对象,每个对象代表一行数据,同时包含了对数据的操作方法。这种方法使得操作数据库变得直接而简单,但可能导致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过于紧密耦合。 3. **数据映射器**:数据映射器模式用于分离对象模型和数据库模型,通过映射机制将两者解耦。它可以是自定义实现,也可以使用ORM(对象关系映射)工具,如Hibernate或Entity Framework,它们自动处理对象与数据库之间的转换。 4. **存储库**:存储库模式提供了一种抽象层,封装了数据访问逻辑,使得业务代码可以像操作普通对象集合一样操作数据库。它促进了代码的可测试性和解耦。 5. **标识映射**:标识映射确保对象的唯一标识符与其在数据库中的主键对应,允许对象在内存中被正确识别和更新。 6. **延迟加载**:延迟加载是一种优化策略,只有在真正需要时才加载关联的对象,避免了不必要的数据库查询,从而提高了性能。 7. **虚拟的代理服务器模式**:在数据访问中,虚拟代理模式用于延迟创建或加载对象,直到它们被实际使用。这可以减少启动时的资源消耗。 8. **选择合适的工具**:选择数据访问技术应基于项目需求,包括性能、可维护性、开发效率等因素。理解设计模式可以帮助判断何时使用自定义实现,何时依赖成熟框架。 9. **域模型**:域模型是业务逻辑的核心,它包含了业务实体及其行为。在数据持久性设计中,领域模型是连接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的重要桥梁。 10. **数据centric 视点**:在这种视角下,数据库是核心,而数据访问代码和应用程序代码都是支持数据库交互的工具。 11. **业务对象为中心的视角**:在这种情况下,业务对象在中间层或服务层扮演主角,数据库用于持久化这些对象的状态。 作者推荐深入研究这些模式,以更好地理解数据访问和持久化工具的工作原理,以便在实际项目中做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