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订单报工:成本核算实操与案例分析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7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4 收藏 1.95MB PPT 举报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在IT环境下,针对生产订单(MO)进行成本核算的实践操作流程,涉及到了多个关键环节和相关的系统工具。首先,文章强调了基础主数据在成本核算中的重要性,包括业务数据、组织机构(如公司代码、控制范围、经营组织等)、会计科目和成本要素、作业类型与次级成本要素、工艺路线、成本中心以及物料主数据和BOM结构。 1. 基础主数据:这部分提供了核算所需的基本框架,如组织结构(如公司代码BP01、工厂BP01、经营组织BPCN)和成本核算的基础设置(如科目维护T-code OB_GLACC12和成本要素查看T-code KA23)。作业类型与次级成本要素的选择对成本分配至关重要,特别是选择与内部作业分配相关的43号次级成本要素。 2. 业务数据:实际的生产订单是成本核算的核心,如生产订单1000464和1000465,它们包含了数量、成本中心信息,以及所需的原材料(车轮钢圈和车轮轮胎)。 3. 生产订单成本核算:通过这些主数据,对生产订单的报工进行核算,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准备作业、人工作业和机器作业,以及成本的分摊和追踪。 4. 后台配置:T-codes如OKEON和OKENN用于管理标准成本中心结构,确保费用的准确记录和分配。此外,工艺路线(CA03)定义了产品制造流程的标准作业量,对于理解成本消耗至关重要。 5. 问题与小结:文章可能还会讨论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例如数据一致性、成本计算准确性等,并总结了整个成本核算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6. 实践案例:通过虚构的业务场景,如组装自行车车轮的工作中心和相关成本中心,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MO生产订单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成本核算,涵盖了从基础数据准备到实际操作的各个环节,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方案。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进行有效决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