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基于准实时数据的状态估计方法

5 下载量 1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30 1 收藏 1.3MB PDF 举报
"基于准实时数据的智能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 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背景下,配电网的管理和优化越来越依赖于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传统的线损计算方法,如等值电阻法和均方根电流法,由于依赖较少的运行数据,往往无法提供高精度的计算结果。因此,一种基于准实时数据的智能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被提出,旨在提高计算精度和丰富度。 该方法的核心是利用状态估计技术建立理论线损计算模型。状态估计在电力系统中是一种关键的分析工具,它可以根据有限的量测量数据估算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在本方法中,通过历史数据来确定负荷不等式约束的上下界,这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配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然后,采用内点法求解这个模型,内点法是一种有效的非线性优化算法,能够在保证计算效率的同时保证解的质量。 具体实施时,该模型利用线路始端节点的注入功率和部分变压器量测终端的准实时功率数据。尽管这些数据可能存在时间不一致性(即准实时性),但它们仍然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来估计配电网的潮流状态。潮流状态是指电网中各节点的电压和支路的电流,它是计算线损的关键输入。 算例分析显示,该方法所需的量测量数量相对较少,同时状态估计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这对于那些自动化覆盖率较低、数据获取受限的配电网来说尤其有价值,因为它们可以通过更有效地利用现有数据来提升线损管理的效率。 此外,考虑到供电局的系统中通常存储有大量的准实时数据历史记录,如果能有效地挖掘和利用这些数据,可以进一步提升线损计算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通过对历史负荷曲线的分析,可以弥补因数据不足而带来的计算局限,从而更好地指导降损措施的实施。 总结起来,基于准实时数据的智能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结合状态估计和内点法,为配电网的精细化管理和降损策略提供了新的途径。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线损计算的精度,还能够评估节点电压质量,从而全面了解电网的运行状况。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方法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对于提升配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