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硬件设计:从51转向的嵌入式系统发展趋势

需积分: 11 0 下载量 9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3 收藏 281KB PDF 举报
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及应用实例主要探讨了从传统的8051单片机向ARM架构的转变。本文首先回顾了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将通用微处理器和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发展路径分开,强调了ARM嵌入式微处理器在32位甚至64位市场的重要地位。 在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中,通用微处理器经历了从4位、8位、16位到32位和64位的飞跃,如Intel的8008、8086和Pentium系列,以及Motorola的68000和PowerPC系列。相比之下,嵌入式微处理器同样经历了从4位(如TI的TMS1000)、8位(如8051和Zilog Z8系列)到16位(如68200)和32位(如ARM7、ARM9)的演变,直到64位(如ARM11和MIPS R2000/R3000)。ARM因其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内置DSP和JAVA支持、RISC指令集以及兼容性广泛(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的特点,逐渐成为嵌入式系统设计的首选。 51单片机以其易学易用和接口方便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但其运行速度较慢、内存管理能力有限、对操作系统支持不足,这些限制使得它难以满足中高端产品的需求。因此,转向ARM架构不仅符合技术发展趋势,也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文章深入剖析了从51单片机向ARM架构转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掌握ARM技术能帮助企业在研发上保持优势,并且能够提供更高的起点。本文提供了丰富的ARM硬件设计案例和实际应用实例,为读者展示了如何利用ARM技术进行高效、灵活的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通过学习和应用ARM技术,开发者可以更好地应对现代工业环境中的复杂需求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