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棉与陆地棉染色体杂交对数量性状遗传影响研究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10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4 收藏 295KB PDF 举报
"利用置换系双列杂交研究涉及海岛棉和陆地棉7条染色体杂种的数量性状遗传) 本文是贾赵东和张天真发表的首发论文,研究了海岛棉和陆地棉7个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之间的数量性状遗传特性。研究团队运用加性-显性-加性×加性上位性(ADAA)模型,结合环境互作,对8个杂交亲本和28个F1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两年的数据分析,估计了各种遗传方差分量。 研究发现,产量性状的遗传受到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共同影响。具体来说,衣分和衣指的遗传主要由加性效应主导,其分别占总方差的33.0%和42.2%。而单株铃数则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对于纤维品质性状,如纤维长度和麦克隆值,存在显著的加性上位性效应,这意味着这些性状的变异不仅由基因的纯合或杂合状态决定,还受到不同基因组合的影响。比强度的遗传则同时受到加性和显性效应的作用。 关键词:置换系、双列杂交、数量性状、四倍体棉花 这项研究借鉴了小麦置换系研究的方法,旨在通过将海岛棉的优质纤维基因引入到陆地棉的丰产性背景中,创建理想的“精确杂种”。陆地棉和海岛棉都是广泛种植的四倍体棉种,前者以其高产和广泛的适应性著称,后者则以优秀的纤维品质闻名。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本身的表型评价,而本文则进一步使用数量遗传学方法来解析基因效应。 研究中的置换系是通过将一个种的一对染色体替换到另一种的遗传背景上来实现的。在棉花中,早期的研究如Kohel和马家璋的工作已定位了一些农艺性状基因。然而,本文的研究更进一步,利用TM-1为基础的7个单体置换系与海岛棉3-79杂交,分析了后代中染色体的单体置换对农艺性状的具体影响。 通过这样的双列杂交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染色体片段在产量和品质性状遗传中的作用,为棉花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未来的研究可能将继续探索更多染色体置换系,以便更精确地定位和利用有益基因,推动棉花品种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