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操作原理:进队出队规则与循环队列实现

需积分: 1 0 下载量 18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387KB PPT 举报
在数据结构的学习中,第四章通常会深入探讨各种线性数据结构,其中队列是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它遵循特定的进队和出队原则。队列的特点是"先进先出"(FIFO,First In First Out),这意味着最早进入队列的元素也将最先被处理。在队列的实现中,主要有两种方式:顺序存储和链接存储。 首先,我们来看顺序队列,它是通过数组来实现的。在队列中,有两个关键指针,分别是队头(front)和队尾(rear)。进队操作发生在队尾,即新元素插入到rear所指向的位置,然后更新rear指针,如`rear = rear + 1`。而出队操作则相反,从队头开始,即`front = front + 1`,取出front指向的元素,同时队头向前移动一位。如果队列已满(即rear等于或超过maxSize-1,即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再进行进队操作就会导致溢出,这种现象被称为“假溢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循环队列,即将队列的两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环形结构。 循环队列的实现中,当rear超过maxSize-1时,它不会溢出,而是自动重置为0,从而实现动态扩容。同时,队列为空的情况可以通过检查front是否等于-1来判断。对于栈,虽然也是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的线性表,但其行为特征是后进先出(LIFO),与队列有明显的区别。 在栈的抽象数据类型中,我们看到定义了一个模板类`Stack`,它包括了常见的操作方法如构造函数、入栈(push)、出栈(pop)、取栈顶元素(getTop)以及判断栈是否为空(isEmpty)和是否满(IsFull)。栈通常用数组或链表来存储元素,其中数组存储的顺序栈更为常见,如上述代码所示,数组的top指针用于追踪栈顶状态。 总结来说,第四章中的队列和栈是数据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自有不同的操作规则和适用场景。理解并掌握队列的进队和出队原则,特别是循环队列的处理机制,对于编写高效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而栈的后进先出特性在递归调用、表达式求值和函数调用等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习这些基础概念有助于深入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和算法实现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