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通讯协议在嵌入式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需积分: 4 4 下载量 71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21 收藏 139KB DOC 举报
"本文详细介绍了红外通讯协议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实现,重点分析了红外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点,结合实例探讨了红外数据通信的实现方法。文章还提到了红外协议与蓝牙协议的区别,指出红外通信在当前市场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在嵌入式系统中,红外通讯协议是一种常见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红外线作为一种不可见的电磁波,其波长介于750nm至1mm之间,适合于短距离、点对点的数据传输。由于其对障碍物的衍射能力较弱,红外通信通常用于设备间的直线传输,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 红外数据通讯协议(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 IRDA)为不同设备间的通信提供了统一的软硬件规范,确保了互操作性。这个协议栈分为多个层次,类似于TCP/IP协议的分层结构。基础协议包括: 1. 物理层协议(IrPHY):定义了红外通信的硬件要求,如光特性、数据编码和帧格式,是红外通信的基础。 2. 连接建立协议(IrLAP):规定了建立可靠连接的流程,确保设备间能正确建立通信链路。 3. 连接管理协议(IrLMP):在 IrLAP 层之上,负责管理多个服务和应用的复用。 此外,还有其他高层协议: 4. 流传输协议(TingTP):处理数据的传输控制,包括数据拆分、重组和重传。 5. 对象交换协议(IrOBEX):定义了数据对象如文件的传输格式。 6. 模拟串口层协议(IrCOMM):使得串口通信的应用可以无缝地利用红外通信。 7. 局域网访问协议(IrLAN):支持通过红外网络唤醒或控制移动设备,如远程遥控功能。 红外通信相比蓝牙协议,由于标准化程度高、成本较低,因此在许多嵌入式应用中占据优势。虽然蓝牙提供了更广泛的功能和更远的传输距离,但高昂的价格和缺乏统一标准使其在某些领域不如红外通信普及。 在设计红外通讯协议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实现时,需关注的关键点包括:硬件接口设计必须符合IrPHY规范,保证兼容性;理解并实现IrLAP层的连接建立过程,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利用IrLMP进行服务和应用的管理;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高层协议,如IrOBEX或IrCOMM,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 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协议,开发者可以在嵌入式系统中构建稳定、高效的红外通信功能,满足设备间的无线数据交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