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D结构与原理详解:从基本到编程方法

0 下载量 2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9 收藏 3.27MB PPTX 举报
本资源是一份关于“可编程逻辑器件结构与原理”的详细讲解,共计57页PPT,由重庆工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的EDA课程提供。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 -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历程,从高密度到低密度,涵盖了PLD(可编程逻辑器件)、PAL(可编程阵列逻辑)、GAL(通用阵列逻辑)等类型,以及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和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2. PLD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 PLD通常包含与门、或门阵列,输入和输出电路,强调了PLD在系统设计中的优势,如体积减小、灵活性增强、设计周期缩短、处理速度提升、成本降低、可靠性增强以及加密功能。 3. 编程元件类型 - 包括熔丝型开关(一次性编程,如烧断不需要的连接),反熔丝型开关(PLICE编程单元,编程时通过高压使介质击穿),以及浮栅编程元件,如EPROM(紫外线擦除、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电擦除、电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编程时间短)和闪速型(Flash)存储单元,这些元件展示了不同的编程机制。 4. 编程方法 - 介绍了ROM(只读存储器)编程的发展历程,从掩膜ROM经过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2PROM,直到Flash存储单元,体现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新。 这份PPT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础概念、工作原理和不同类型的编程方法,对于理解和应用此类器件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PLD的设计思想、基本构造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构建复杂的电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