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模型详解:从E.F.Codd的理论到关系代数

需积分: 32 0 下载量 7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5 收藏 834KB PPT 举报
"关系数据库是基于关系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系统,由E.F.Codd在1970年代初提出。这种模型以二维表格的形式表示数据,是数据库管理领域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之一。关系数据库的核心概念包括域、笛卡尔积和关系。 域是数据的基本单位,指的是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例如整数、实数、特定长度的字符串等。在关系模型中,多个域可以组合成笛卡尔积,这是一种数学运算,将所有不同域的元素按序配对形成新的集合。例如,如果有两个域D1={a1, a2, a3}和D2={1, 2, 3},它们的笛卡尔积将是{(a1, 1), (a1, 2), (a1, 3), (a2, 1), (a2, 2), (a2, 3), (a3, 1), (a3, 2), (a3, 3)},形成一个由所有可能的域元素组合组成的元组集合。 关系是笛卡尔积的一个子集,它代表了实际世界中的实体和实体间的关系。在给出的例子中,"丈夫"、"妻子"和"孩子"构成了一个关系,其中包含了刘备家庭的具体信息,如刘备与刘夫人的婚姻关系以及他们共同的孩子刘禅。同样,关羽和张飞的家庭信息也是关系的一部分。 关系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一个二维表,这是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的最直观的表示方式。然而,单纯的数据表不足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还需要定义关系模式,即描述表的结构,包括属性(列)和属性的域。此外,关系数据库还包括完整性规则,比如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这些规则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关系数据库的操作主要包括选择、投影、并、差、交、笛卡尔积等基本操作。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是两种描述这些操作的形式化语言。关系代数是一种操作集合,通过符号表示查询,而关系演算是基于谓词逻辑的,以表达式的方式来描述查询。 Codd还提出了关系数据库的范式理论,包括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和第三范式(3NF),以及更高的BCNF(Boyce-Codd范式)。这些范式用于指导数据库设计,以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一致性。 总结来说,关系数据库是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存储和管理组织中的数据。它的基础是关系数据模型,包括域、笛卡尔积和关系,以及一系列保证数据完整性和有效性的规则和操作。理解这些概念对于设计、操作和优化数据库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