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基础:变量赋值与运算介绍

需积分: 7 0 下载量 28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4 收藏 7.98MB PPT 举报
"C语言的特点,程序的结构,C语言历史,C语言的普及与标准发展" C语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现代软件开发的高级编程语言,它以其简洁、灵活和高效的特性深受程序员喜爱。C语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低级特性与高级特性结合**:C语言允许直接操作内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类型和控制结构,同时又具有高级语言的抽象能力,使得程序既可以直接操纵硬件,又能编写复杂的系统软件。 2. **面向过程编程**:C语言以函数为中心,通过函数调用来组织代码,强调程序的逻辑流程和过程式编程思想。 3. **高度可移植性**:由于C语言的标准化,编写在一台计算机上的C程序经过适当的编译和调整后,可以在多种类型的计算机上运行,这得益于其与硬件的适度抽象。 4. **强大的库支持**:C语言拥有丰富的标准库,包括输入/输出、字符串处理、数学运算等功能,极大地丰富了程序员的工具箱。 5. **效率高**:C语言编译后的代码执行效率接近汇编语言,适合编写需要高性能的系统级软件。 C程序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预处理指令**:以`#`开头的指令,如包含头文件、定义宏等。 - **声明部分**:定义变量、常量、函数原型等。 - **函数定义**:程序的核心,实现特定功能的代码块。 - **主函数**:程序的入口点,通常在程序的最后定义。 - **控制流**:通过条件语句(if/else)、循环语句(for/while/do-while)来控制程序的执行路径。 C语言的历史和发展: - C语言起源于1970年代的B语言,由贝尔实验室的Dennis Ritchie开发,最初用于编写UNIX操作系统。 - 1978年,Kernighan和Ritchie合著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出版,成为了C语言的经典教材,被誉为“K&R C”。 - 1983年,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制定了ANSI C标准,进一步推动了C语言的规范化。 - ISO在1990年采纳了87 ANSI C作为国际标准ISO 9899-1990,后续进行了多次修订,最新的标准是C11。 不同版本的C编译器可能实现了一些特定的功能或语法扩展,因此在编写C程序时,了解所使用的编译器特性是非常重要的。例如,ANSI C是许多编译器遵循的基础,但具体的实现可能有细微差别,如GCC、Clang等编译器都有自己的扩展特性。学习C语言时,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写出更具有兼容性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