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大《编译原理》实验一:词法分析器设计与实现

需积分: 10 2 下载量 4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1 收藏 84KB DOC 举报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书是针对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核心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实验一着重于词法分析器的设计,这是编译器构造中的基础步骤,其目标包括: 1. **熟悉词法分析原理**:实验要求学生深入理解词法分析的原理,即如何将输入的高级语言源程序分解成一系列可识别的符号,如关键字、运算符、标识符和常量等。 2. **实践高级语言处理**:通过设计和实现PL/0词法分析器,学生将复习并增强使用高级语言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语法规则。 3. **设计与实现流程**:学生需绘制词法分析过程的流程图,明确分析的各个阶段,包括输入处理、符号识别、错误处理等,以便清晰地展示整个分析过程。 4. **模块划分与编码**:要求学生根据任务需求划分模块,如输入处理模块、符号识别模块,然后编写对应的C语言源代码,并在代码中添加注释,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性。 5. **程序清单与结果整理**:完成所有模块后,需要整理出完整的程序清单,并记录词法分析的结果,包括识别出的不同类型符号及其在源程序中的位置。 6. **辅助库函数的使用**:实验中涉及到的辅助库函数,如`TokenWriter`用于存储和输出词法分析结果,`TokenReader`用于读取已分析的Token。学生需要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如`TokenWriter`的`Add()`方法将Token添加到列表中,最后通过`WriteXML()`方法保存到XML文件中。 7. **文档与测试**:实验完成后,需要运行并检查程序的正确性,确保词法分析器能正确处理各种输入,然后截取运行结果附在实验报告中,作为评估成果的重要依据。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还能够锻炼程序设计、模块化编程、文档编写以及调试能力,这些都是未来软件工程师必备的技能。同时,实验过程中也强调了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这对他们的学术研究和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