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 TeV中心p + Pb碰撞中的介子干涉测量研究

0 下载量 11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3 收藏 560KB PDF 举报
"中心p + Pb碰撞中的干涉测量相关性" 这篇公开访问的论文(Eur.Phys.J.C(2018)78:53, https://doi.org/10.1140/epjc/s10052-017-5482-5)详细探讨了在5.02TeV中心p + Pb碰撞中,通过3+1维粘性流体力学模型分析的介子干涉测量相关性。作者Piotr Bo˙zeka和Sebastian Bysiak来自波兰克拉科夫AGH科技大学物理与应用计算机科学学院。 干涉测量是一种利用粒子对之间的相关性来研究其发射源特性的技术,通常用于理解高能物理实验中产生的热辐射。在核碰撞中,这种测量可以揭示系统的行为,如膨胀、冷却和集体流动。在本研究中,初始条件由Glauber Monte Carlo模型提供,该模型是模拟高能碰撞中核相互作用的常用工具,能够计算出参与碰撞的核子密度分布。 研究者计算了介子对的关联函数,这是作为它们的相对快速度的函数。他们提取的干涉法半径揭示了一个较弱的快速度依赖性,这表明介子分布缺乏提升不变性。提升不变性是理论物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表示物理定律在不同参考系中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缺乏提升不变性意味着介子的发射特性在不同速度下有所不同。 文章还发现,出方向(transverse direction)和长方向(longitudinal direction)间的交叉项不为零,这是一个有趣的结果,因为它暗示了在这些碰撞中存在非零的空间时间结构,可能与系统的集体动态有关。出方向通常指的是与碰撞平面垂直的方向,而长方向则沿着两核的对撞方向。 这些在3+1维粘性流体力学模型中得出的结果与ATLAS合作组最近的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ATLAS是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一个实验,它专注于探索基本粒子和宇宙学的奥秘。流体力学模型的成功应用支持了将高能核碰撞系统视为近乎理想的液体的观点,其中粘性(或阻力)效应是次要的。 总结起来,这项工作提供了对p + Pb碰撞中粒子产生过程的深入见解,特别是通过干涉测量揭示了介子对的发射特征和系统的动态行为。这些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核物质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质以及QCD(量子色动力学)的集体效应至关重要,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早期宇宙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