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采样粒子滤波算法研究

需积分: 13 0 下载量 10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07 收藏 244KB PDF 举报
“Adaptive Sampling-based Particle Filter:一种基于自适应采样数量的粒子滤波算法” 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ing, PF)是一种在非线性、非高斯动态系统中的概率滤波方法,由Lei Ming 和 Han Chongzhao在论文中探讨了其与滤波精度之间的关系。他们基于置信区间的理论,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采样数量的粒子滤波器(Adaptive Particle Filter, APF)。传统的粒子滤波算法(Conventional Particle Filter, CPF)在滤波过程中保持恒定的采样数量,而其精度严重依赖于这个采样数量,因此CPF需要较大的计算量。 论文的核心在于,APF通过动态调整采样数量来达到几乎相同的滤波精度,同时能预先设定一个置信系数以确保更高的滤波精度。这与CPF相比,显著减少了平均采样数量和计算负荷。大量蒙特卡洛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提议算法在减少平均采样数量和计算负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粒子滤波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系列随机样本(也称为“粒子”)来近似后验概率分布。在每个时间步,PF执行两个主要步骤:重采样和预测更新。在重采样阶段,根据粒子的权重选择新的粒子集,以保持对状态空间的代表性;在预测更新阶段,使用系统模型预测粒子的位置,并用观测数据对这些预测进行校正。 CPF的问题在于,当系统复杂度增加时,保持足够多的粒子以避免“粒子退化”(即,所有粒子都集中在相似的状态上,导致多样性丧失)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APF则通过动态调整采样数量来解决这一问题,它可以根据当前系统的不确定性或信息增益来决定采样数量,从而在保证滤波性能的同时降低计算复杂度。 论文的关键词包括:粒子滤波、自适应粒子滤波和采样数量。这表明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优化粒子滤波算法的效率,特别是通过自适应地调整采样数量来平衡精度和计算需求。这种方法对于资源受限的环境,如嵌入式系统或实时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