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理论:理解与应用

0 下载量 20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8 收藏 624KB PPTX 举报
本资源"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关系数据库理论.pptx"深入探讨了关系数据库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在第2章中,核心知识点包括关系模型的理论基础、关系数据模型的构成要素、规范化理论等。 首先,关系模型是数据库的核心概念,它基于集合代数和数学方法,通过二维表格形式表示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及其联系。关系模型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关系数据结构(如二维表,如Sno、Sname、Sdept和Sex字段的表格)、关系操作集合(如选择、投影、连接等),以及关系完整性约束,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在关系数据结构部分,元组(即一行数据)被定义为不可再分的基本单元,每个属性(如Sname代表姓名)的值必须是原子的,且不允许有重复的元组。虽然理论上关系模型不强调整序,但在实际应用中,行序可能会根据需要被指定。 码(Coding)在关系模型中起关键作用。候选码是指能够唯一标识元组的一组属性,而主码则是从候选码中选取的一个特定属性集,用于唯一标识关系中的每一个记录。例如,在图书数据中,图书编号可能就是主码,它能唯一确定一本书的信息。 规范化是关系数据库设计的重要环节,分为多个级别,如第一范式(消除冗余)、第二范式(无部分依赖)、第三范式(消除传递依赖)等。这些规范化步骤旨在消除数据冗余,提高数据一致性,减少数据更新异常。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将能够理解关系数据库如何通过逻辑结构组织数据,以及如何通过规范化过程优化数据库设计。这对于理解和使用诸如SQL等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至关重要。这是一门深入剖析关系数据库理论与实践的课程,有助于提升数据库管理和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