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I2C驱动架构详解

版权申诉
0 下载量 13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2 收藏 203KB DOCX 举报
“Linux下I2C驱动架构全面分析”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由Philips(现NXP Semiconductors)开发的简单、高效的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和外围设备。它只需要两根线——串行数据线SDA和时钟线SCL,就能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由于其简洁的布线需求,I2C总线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如EEPROM、实时时钟、小型LCD显示器以及CPU之间的通信。 在Linux系统中,编写I2C驱动有两种主要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将I2C设备视为普通字符设备处理,这种方法直接,但需要对I2C设备和适配器操作有深入理解,并且编写出的驱动程序移植性较差。另一方面,第二种方法是利用Linux的I2C驱动架构,这种方法虽然需要更多时间学习I2C子系统的操作,但能充分利用内核资源,提高驱动的可移植性。 Linux的I2C架构分为三个层次: 1. I2C核心:这是I2C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总线驱动和设备驱动的注册与注销,提供了与适配器无关的通信算法,以及设备探测和地址检测等功能。它是与硬件适配器交互的桥梁。 2. I2C总线驱动:这部分是针对特定I2C硬件适配器的实现,通常由CPU控制,有时会集成在CPU内部。它的任务是管理和操作实际的I2C总线硬件。 3. I2C设备驱动(客户驱动):这一层是针对挂载在I2C总线上的设备的驱动程序,它们通过适配器与CPU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了对I2C设备功能的访问和控制。 在Linux内核中,为了编写特定I2C接口器件的驱动,开发者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硬件适配器驱动:这部分需要提供探测和初始化I2C适配器的代码,例如申请I2C的IO地址和中断号。 - 驱动注册:在I2C核心中注册设备驱动,使其能够被系统识别和管理。 - 数据传输:实现与I2C设备通信的函数,包括读写操作,这些函数会调用I2C核心提供的通信算法。 - 设备探测:检测并识别连接到总线的设备,通常涉及到设备地址的检测。 - 事件处理:处理中断和事件,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编写驱动时,需要根据设备的特性,结合Linux内核的I2C驱动框架,实现上述功能。同时,许多芯片供应商会提供部分驱动代码,开发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和定制,以满足特定设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