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源码解析:TCP socket的阻塞与非阻塞模式
需积分: 0 15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5
收藏 928KB PDF 举报
本文将深入探讨Linux内核源码中的socket阻塞和非阻塞工作原理,重点关注TCP连接的建立过程,特别是针对非阻塞模式的实现。首先,作者强调了理解底层代码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提高网络性能和深入理解框架运作的关键。作者选择Linux-2.6.24内核版本进行分析。
在创建一个非阻塞TCP客户端时,C语言中的关键步骤包括创建socket(通过`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设置socket为非阻塞(`fcntl(sock_fd, F_SETFL, fdflags | O_NONBLOCK)`),以及接收数据(`while (1) { int recvlen = recv(sock_fd, recvbuf, RECV_BUF_SIZE); }`)。在这个过程中,内核会根据协议族(如AF_INET)调用相应的创建函数,如`pf->create`,其中`pf`引用了`net_families`结构中存储的AF_INET的创建函数指针。
当`family`被设置为`AF_INET`时,内核会调用`net_families[PF_INET].create`,这个函数实际上是`inet_create`。这个过程展示了内核如何根据请求的协议族和套接字类型(如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来决定执行哪个特定的socket操作。在Linux中,`PF_INET`是AF_INET协议族的别名,内核通过这种设计实现了协议族间的复用和灵活性。
通过阅读源码,我们可以看到,非阻塞socket的实现涉及到`fcntl`系统调用,该调用改变了socket的标志位,使得内核在处理I/O请求时不再阻塞进程,而是返回一个错误或一个特殊的标志,表示数据尚未准备好。这样,客户端程序可以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继续执行其他任务,提高了并发性和响应性。
总结来说,本文从Linux内核源码的角度详细解释了socket的阻塞和非阻塞模式,涉及了协议族的选择、socket的创建流程以及非阻塞模式下的接收数据机制。通过理解这些底层细节,开发者可以更好地优化网络程序的性能和并发处理能力。
2013-03-04 上传
2021-11-04 上传
2022-09-22 上传
183 浏览量
2021-05-25 上传
223 浏览量
2022-09-22 上传
2011-01-22 上传
2019-05-13 上传
老光私享
- 粉丝: 860
- 资源: 255
最新资源
- Angular实现MarcHayek简历展示应用教程
- Crossbow Spot最新更新 - 获取Chrome扩展新闻
- 量子管道网络优化与Python实现
- Debian系统中APT缓存维护工具的使用方法与实践
- Python模块AccessControl的Windows64位安装文件介绍
- 掌握最新*** Fisher资讯,使用Google Chrome扩展
- Ember应用程序开发流程与环境配置指南
- EZPCOpenSDK_v5.1.2_build***版本更新详情
- Postcode-Finder:利用JavaScript和Google Geocode API实现
- AWS商业交易监控器:航线行为分析与营销策略制定
- AccessControl-4.0b6压缩包详细使用教程
- Python编程实践与技巧汇总
- 使用Sikuli和Python打造颜色求解器项目
- .Net基础视频教程:掌握GDI绘图技术
- 深入理解数据结构与JavaScript实践项目
- 双子座在线裁判系统:提高编程竞赛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