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编程:TCP/IP与Socket详解

需积分: 9 0 下载量 12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3 收藏 226KB PDF 举报
"Linux TCP/IP Socket网络编程课件" 在Linux操作系统中,TCP/IP Socket是进行网络通信的基础,它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接口,允许应用程序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数据。本资源是一个关于Linux网络编程的课件,由Qin Li教授在2012年春季于安徽理工大学讲授。课程主要涵盖了网络编程的几种基本范式,包括客户端程序、迭代服务器、并发服务器以及I/O多路复用技术,如`select()`和`poll()`函数。 1. **客户端程序**: 客户端程序是发起网络连接的一方,通常用于请求服务器服务。在Linux中,创建一个Socket首先调用`socket()`函数,这会创建一个通信端点并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然后,客户端需要通过`connect()`函数指定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以建立到服务器的连接。 2. **迭代服务器**: 迭代服务器处理每个连接时,会顺序完成一系列步骤,处理完一个客户端请求后才接受新的连接。这样的服务器简单易懂,但不适用于处理大量并发连接。在实现时,服务器首先调用`bind()`函数将Socket与特定的IP地址和端口绑定,然后使用`listen()`函数设置监听队列的长度,最后用`accept()`函数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3. **并发服务器**: 并发服务器能够同时处理多个客户端连接,提高了服务效率。它们通常采用多进程或多线程模型,为每个连接创建一个新的进程或线程。在Linux中,可以结合`fork()`或`pthread_create()`函数来实现并发处理。 4. **I/O多路复用**: I/O多路复用技术允许单个进程同时监视多个描述符,等待数据到达。在Linux中,有两种常见的I/O多路复用机制:`select()`和`poll()`。 - `select()`函数允许监控文件描述符集合,当其中任一描述符就绪时,`select()`返回,从而可以处理多个连接而无需频繁地轮询。 - `poll()`函数比`select()`更灵活,它可以处理更多的文件描述符,并且没有`select()`的FD_SETSIZE限制。`poll()`使用结构体`pollfd`数组来指定要监视的事件,并通过`poll()`函数进行轮询。 这个课件深入讲解了这些核心概念,对于理解和实践Linux下的TCP/IP Socket编程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开发者可以掌握创建高效、可靠的网络应用所需的关键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