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井间差值与模拟方法

需积分: 37 51 下载量 146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8 收藏 10.91MB PPT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重要性、当前的发展状况、未来趋势以及具体的技术方法和实现步骤。通过结合多种数据源,如井资料、地震资料,以及运用地质统计学和随机建模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储层预测的不确定性。文中提到了建模的三步程序,包括井模型、层模型和参数模型的构建,强调了井间差值变化的处理以及在水平井轨迹设计中的应用。" 在三维地质建模中,其意义在于整合多源信息,如井资料、地震资料,以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建模方法通常分为三类:一步建模、二步建模和三步建模。一步建模直接基于井数据进行插值或随机模拟;二步建模先建立沉积相模型,再进行属性分配;三步建模则引入了垂向非均质性的表征,如沉积微相,对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进行更精确的建模。 目前,地质建模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地震资料在建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在岩相建模和地震反演中的应用。同时,发展趋势显示,地震、测井数据的一体化研究,以及建立地质知识库,都将推动建模技术向更综合的方向发展。 在三维地质建模的实现过程中,关键步骤包括: 1. **井模型**:建立每口井的地质属性的一维剖面,包括渗透层、含油气水层等。 2. **层模型**:进行流动单元划分和井间等时对比,形成二维结构。 3. **参数模型**:利用井间差值变化相对平缓的特点,采用收敛法等算法进行属性的定量预测,构建三维模型。 在特定的应用场景,如杏六区东部的水平井轨迹设计,层建模方法如余弦算法和最小曲率法被用来确保轨迹设计满足设计要求,如保持与葡Ⅰ33顶的距离在1.0-1.2米左右。 总结来说,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通过综合多种数据和技术手段,如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地震资料分析等,旨在提高储层模型的精度,减少地质风险,这对于油气田开发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建模工作将更加精细化,结合更多元的数据,以实现更为准确的地下地质结构和储层性质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