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张建国教授讲解关系数据库

需积分: 3 1 下载量 75 浏览量 更新于2024-10-01 收藏 888KB PDF 举报
"数据库系统应用-哈工大-张建国 3" 本文主要讲解了关系数据库的相关知识,由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张建国教授进行阐述。关系数据库是现代数据库系统中最为广泛采用的一种类型,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关系的理论基础、关系的定义、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关系完整性以及关系代数和完整性约束。 首先,关系模型是由IBM San Jose研究所的研究员E.F. Codd在1970年代提出,他的工作奠定了关系数据库的基础,并因此获得了1981年的ACM图灵奖。关系模型建立在集合代数之上,所以关系的定义是从集合论的角度出发的。 域(Domain)是关系数据库中的基本概念,它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可以是有限集,也可以是无限集。例如,自然数、整数、星期、二元组{0,1}或性别{男,女}等都可以作为域。 接着,文章介绍了笛卡儿积(Cartesian Product),它是建立关系的关键。给定一组域D1, D2, ..., Dn,它们的笛卡儿积是所有可能的n元组的集合。每个n元组由来自各个域的元素组成,称为分量,而笛卡儿积的基数等于各域基数的乘积。 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是笛卡儿积的一个子集,它受到某些规则的约束,这些规则即为关系完整性。关系完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它们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关系操作包括选择(Selection)、投影(Projection)、并(Union)、差(Difference)、交(Intersection)等,以及更为抽象的关系代数,这些操作构成了查询和更新数据库的基本手段。 关系模型的核心是其简洁性和表达能力,它使得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变得直观且易于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现代数据库系统如MySQL、Oracle、SQL Server等都基于关系模型,支持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进行数据操作。 这一章深入探讨了关系数据库的基础理论,为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学习和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人员来说,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