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anary防护机制检测栈溢出漏洞:实验与Linux Stack Protection

需积分: 0 4 下载量 6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4 收藏 1.23M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二进制漏洞挖掘中的栈溢出问题,特别是在Linux环境下的安全措施——Canary保护机制。作者基于 CentOS 6.10 (32位) 系统,内核版本 Linux 2.6.32-754.10.1.el6.i686i686i386GNU/Linux,以及gcc 4.4.7 和 gdb 7.2 版本,使用的 libc 版本为 2.12.so。 栈溢出漏洞通常发生在程序对栈缓冲区进行 memcpy 等操作时,没有检查输入数据大小,导致数据可能超出缓冲区范围,从而覆盖关键区域,如返回地址,使得攻击者可以控制程序执行流程。为了防止这种情况,Linux中的 Stackcanary(或称为canary)机制被引入作为保护手段。 Stackcanary的工作原理是在函数调用前后,在栈帧中插入一个固定值(canary),并在函数返回时检查这个值是否保持不变。如果canary被修改,就表明栈已被篡改,可能存在攻击,程序将立即停止执行,防止恶意代码执行。 文章提供了一个示例,演示如何在测试程序中开启canary功能。作者反汇编了 main 函数,观察到函数入口处设置了canary值。在测试中,作者尝试覆盖这个canary值,以观察程序的行为变化。 作者强调,虽然文章中的实验是基于特定的源码和环境,但通用的栈溢出防御策略包括使用 `-fstack-protector`、`-fstack-protector-all` 或 `-fstack-protector-explicit` 选项来控制保护级别。关闭保护的选项是 `-fno-stack-protector`。这些选项在编译时用于决定哪些函数应该有canary保护,从而增强程序的安全性。 总结来说,本文深入剖析了栈溢出漏洞的原理,展示了如何通过Canary机制来防范这类攻击,并提供了具体的操作实践和相关编译选项的介绍,这对于理解和提升软件安全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