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入门:多层感知器与解决非线性问题

需积分: 1 0 下载量 4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19 收藏 564KB PDF 举报
机器学习是一门研究计算机程序通过经验自动改进的算法的学科,它在高级本科生和初级研究生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章节聚焦于经典的深度学习概念,以多层感知器网络(MLP)为例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多层感知器网络起源于1943年由McCulloch和Pitt提出的神经元模型,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输入特征(x1, x2, ..., xd)与权重(w1, w2, ..., wd)的线性组合,再经过激活函数f计算出隐藏层(z)的值。激活函数在这里起到非线性转换的作用,使得网络具有处理复杂关系的能力。 Rosenblatt在1958年提出了感知器训练算法,用于调整权值,以最小化预测输出(y)与期望输出(ti)之间的误差。对于多类问题,例如最小均方误差算法被用来更新权值,利用权值调整公式来逼近目标输出。在这种情况下,权值矩阵A、样本的期望输出ti和实际输出yi共同决定了权值的更新。 两层感知器网络虽然有其局限性,如线性分类能力较弱,不能解决非线性可分问题,如著名的异或问题。异或问题表明,简单的线性分类器无法正确区分两个看似线性不可分的类别。然而,多层感知器通过增加隐含层,能够实现对输入空间的非线性映射,然后在输出层使用线性分类,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Minsky等人在1969年的研究揭示了线性分类器的局限性,但他们也展示了多层感知器的潜力,它可以通过隐含层的非线性变换和线性输出层的结合,解决传统线性分类器无法处理的复杂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多层感知器通过隐层的非线性处理,成功地将两个对立的类别映射到不同的输出,比如将异或问题中的输入映射到对应的类别标签。 总结来说,多层感知器网络作为深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入非线性组件和多层次结构,不仅扩展了线性分类器的能力,而且成为现代机器学习中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工具。理解和掌握这一核心概念,对于进入更高级别的机器学习课程以及实际项目开发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