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脊山隧道洞口段CRD法施工研究

需积分: 5 0 下载量 33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13 收藏 357KB PDF 举报
"拉脊山隧道洞口段施工方法研究 (2013年)" 这篇论文主要探讨了在软弱地层条件下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技术,特别关注了拉脊山隧道的建设。作者闰鹏飞和姚坤来自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他们通过对国内外的施工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拉脊山隧道洞口段的施工方案。 隧道工程在软弱地层中的施工通常面临诸多挑战,如地层稳定性差、地下水活动频繁、围岩易变形等问题。论文中提到了几种常见的施工方法,包括新奥法(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 NATM)、CD法(Cut and Cover Method)和CRD法(Consecutive Ring Excavation and Support, 连续掘进支护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根据地质条件、工程规模和技术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 CRD法是本研究中选定的施工方法,它是一种分部开挖的方式,通过逐环、连续挖掘并及时支护来保持隧道的稳定。在拉脊山隧道洞口段的应用中,CRD法能有效控制围岩的变形,减少对地表的影响。论文通过数值计算,预测了采用CRD法施工时可能出现的拱顶沉降,并与实际现场位移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拱顶的最大沉降不超过9厘米,这表明该施工方法能够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位移监测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实时反馈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便及时调整施工策略。通过对比监测值和数值计算值,论文得出了利用CRD法施工的合理性结论。此外,论文还详细描述了拉脊山隧道洞口段的施工工序,为同类工程提供了参考。 这篇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其对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方法的深入探讨,特别是对CRD法的实际应用和效果验证。对于隧道工程的设计者和施工人员来说,这类研究有助于提升工程安全性和效率,同时对推动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隧道工程;CRD法;施工;拱顶下沉 中图分类号: TU4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96(2013)04-0642-05
2024-10-26 上传
2024-10-26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