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实现计算机网络socket编程: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示例

需积分: 0 0 下载量 7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9-11 收藏 58KB DOC 举报
本资源主要介绍的是计算机网络中的Socket编程,使用C语言编写,特别关注于服务器端程序设计。该内容旨在通过实践案例,帮助学习者理解Socket编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验时间为2014年11月6日,涉及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过程。 首先,实验提供了几个关键步骤的截图,展示了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数据、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以及服务器接收和回应数据的过程。在客户端程序中,作者引入了Winsock API,这是Windows下的网络编程接口,通过`WSAStartup()`函数初始化套接字库,确保了网络通信的正常进行。 `WSAStartup(MAKEWORD(2,2), &wsaData);` 这一行代码用于初始化Winsock版本2.2,如果初始化失败,程序会输出错误信息并退出。接下来,创建一个TCP套接字,使用`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IPPROTO_TCP);`,这里指定使用IPv4协议,面向连接的套接字类型,并且使用TCP协议。 在服务器端,定义了一个结构体`_A1_Packet`来存储数据,包括魔法数字(用于区分TCP或UDP数据包)、学号字段和最大长度的数据字段。然后设置了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将socket绑定到这个地址和端口上,如果绑定失败,程序同样会处理错误。 截图中的`htons(8888)`函数用于将32位的端口号转换为网络字节序,以便跨平台通信。客户端通过调用`bind()`函数将socket绑定到服务器地址和端口,这使得客户端能够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当客户端与服务器连接成功后,就可以开始发送数据。在实际的代码中,这部分可能会涉及到用户输入的数据处理、数据封装成`_A1_Packet`结构、并通过`send()`函数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端则通过`recv()`函数接收客户端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解析学号和数据,然后可能用`send()`函数回发确认信息或者处理请求的结果。 整个过程强调了Socket编程中的基本概念,如套接字创建、绑定、连接、数据传输以及错误处理,对于学习C语言编程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实用且有价值的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