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理论详解:规范化与数据依赖

0 下载量 2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6-29 收藏 2.38MB PPTX 举报
"数据库-关系数据理论" 关系数据理论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概念,它涉及到如何构建有效、高效的关系型数据库模型。本资料是一份78页的PPT,详细介绍了关系数据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规范化、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模式的分解以及小结。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逻辑设计是从概念模型转化为具体的数据模型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如何根据特定的应用场景构造合适的关系模式,也就是定义各个关系及其属性。关系模式是数据库的基础,由关系名、属性名集合、属性的域、属性向域的映射以及属性间的数据依赖关系集合这五部分组成。 关系模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函数依赖,它是描述一个属性或一组属性如何确定另一个属性的规则。例如,在学生关系模式S(Sno,Sname,Sdept,Sage)中,如果知道学生的学号Sno,就可以唯一确定其所在部门Sdept,这就是一个函数依赖Sno → Sdept。多值依赖则是描述一个属性值可以决定另一属性值的多个可能值的情况。 规范化是关系数据库设计的关键步骤,旨在减少数据冗余和提高数据一致性。第一范式(1NF)要求每个属性的值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第二范式(2NF)要求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候选键;第三范式(3NF)要求消除传递依赖;第四范式(4NF)则进一步规定非平凡的多值依赖必须基于候选键。 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是用来形式化描述和分析这些依赖关系的工具,包括Armstrong公理,如蕴含、自反性、对称性、增广性和传递性等,这些公理帮助我们推导和验证数据依赖的正确性。 模式的分解是将一个大关系模式分解为多个较小的关系模式,以满足更高的规范化级别。这个过程通常伴随着数据依赖的保持,确保分解后的模式仍能保持原有的语义。 通过学习和应用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设计师能够创建更优化的数据库结构,提高查询效率,减少数据冗余,从而提升整体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这些理论知识对于解决数据库设计中的各种问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