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延时机制通用要求与网络同步协议解析

需积分: 50 133 下载量 39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8 收藏 6.03MB PDF 举报
"1对等延时机制通用要求-数值分析(第五版)李庆杨" 本文档主要讨论了网络同步协议中的一个关键机制——对等延时(Peer-to-Peer Delay Mechanism),这是IEEE 1588协议,也称为精密时钟同步协议(Precision Time Protocol, PTP)的一部分。该协议广泛应用于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以确保精确的时间同步。 11.4对等延时机制部分详细阐述了如何测量两个通信端口间的链路延时,这种测量不仅应用于活动端口,也包括被较低层协议阻塞的端口。实现这一机制要求每个端口独立进行测量,确保即使在网络配置变化时也能快速校正路径长度。此外,该机制与端口是否为主时钟或从时钟无关,无论是普通时钟还是边界时钟,都可以应用。 对等延时机制依赖于特定的报文交互,主要包括Pdelay_Req(请求报文)、Pdelay_Resp(响应报文)以及可能的Pdelay_Resp_Follow-Up(后续响应报文)。这些报文按照图35所示的时序图进行交互,以计算端到端的传播时间。 GB/T25931—2010是中国国家标准,等同采用了IEC 61588:2009,为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确时钟同步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框架。文档涵盖了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约定、数据类型和传输格式、时钟同步模型、PTP实体的特性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不同设备间的时间同步精度。 PTP系统的数据类型和传输格式定义了数据如何在网络中传递,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和派生数据类型,以及对应的传输格式。时钟同步模型则描述了系统如何实现同步,包括网络的基本假设、PTP设备类型和报文类别。PTP实体的特性部分详细列出了如域、时标、通信、通信媒体、端口、服务特性和时间特性等关键概念。 这个文档深入探讨了网络同步协议中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对等延时机制,对于理解并实现高精度的网络时间同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从事网络工程、自动化系统或者需要精确时间同步的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