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传感器原理与应用:中间温度定律详解
下载需积分: 50 | PPT格式 | 2.41MB |
更新于2024-08-19
| 99 浏览量 | 举报
本章节主要探讨的是胡向东教授所著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中的第八章——热电式传感器。这一章节深入研究了热电效应在温度测量中的应用,包括热电偶、热电阻和热敏电阻三种类型的传感器。
8.1 热电偶传感器是本节的重点,首先介绍了热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当两种不同材料构成的导体(或半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如果两端温度不一致,会在回路中产生电动势,即热电势。热电势是由高温端的电子能量较高导致的电子流动所决定的,它与温度差直接相关。热电偶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热端(测量端)和冷端(参考端),热电势eAB(T, T0)由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组成,其中后者可以忽略不计时,简化为eAB(T, T0) = eAB(T) + eB(T, T0) - eAB(T0) - eA(T, T0)。
掌握热电偶的基本定律非常重要,如中间温度定律,它指出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0时的热电势等于热电偶在接点温度t、tc和tc、t0时热电势的代数和。这个定律表明,热电势仅依赖于两个极端温度,而与路径无关。
教学要求包括理解热电偶的类型,如标准热电偶(如S、K、E型等)及其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进行温度补偿以减小误差。此外,了解热电偶的使用方法,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热电偶以及如何通过分度表进行温度读取。
8.2 热电阻传感器则是另一种常见的温度检测技术,其原理基于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特性。这部分内容涵盖了不同类型的热电阻(如金属电阻、半导体电阻)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内部引线方式和适用场景。
8.3 热敏电阻传感器则涉及电阻-温度特性,这类传感器利用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性质来测量温度。它们通常有线性或非线性的电阻-温度关系,这对于设计温度补偿电路和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至关重要。
本章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热电式传感器的基础概念,还要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应用场合以及如何进行精确的温度测量。这对于理解和应用这些传感器在实际工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热电式传感器,并能准确地解读和处理热电势数据,从而实现有效的温度监控和控制。
相关推荐










186 浏览量

getsentry
- 粉丝: 31

最新资源
- ALonelyPlace: 探索太空与海洋的诗歌艺术之旅
- 分析Python urllib2模块HTTP基本认证Bug与HTTPError处理
- 宠物管理系统:适合学习的简单JavaWeb程序
- 深入理解C++/C编程技巧与最佳实践
- C++实现的蜘蛛纸牌游戏详解
- WIN32API实现的高效关机小程序功能介绍
- 高效背单词小程序:记录与巩固生词神器
- 精选3款404错误页面模板免费下载
- C语言实现LDPC编码解码技术详解
- 图解GSM第三层信令及基础知识
- 深入理解缓存技术及其应用
- ASP网上书店数据库设计与后台管理
- ML-KNN-Bayes:基于Scikit-Learn的分类器构建与比较
- 微信界面与元素的高清图片集锦
- Android引导动画实现与sharepreferences应用教程
- 遗传算法在动力配煤中的GUI界面实现及MATLAB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