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原理:I/O设备与接口详解
下载需积分: 10 | PPT格式 | 2.25MB |
更新于2024-08-01
| 180 浏览量 | 举报
"输入/输出原理输入/输出原理"
在计算机科学中,输入/输出(Input/Output,简称I/O)原理是计算机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领域,涉及到计算机如何与外部设备进行有效通信。I/O设备包括各种类型的硬件,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硬盘等,它们的功能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呈现计算结果。本摘要主要围绕I/O设备的分类、特点,I/O接口的功能、组成以及不同的I/O控制方式展开。
一、I/O设备概述
1. 功能和分类:
输入设备如键盘、扫描仪负责将用户的操作或数据送入计算机。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则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转化为用户可读的形式。此外,有些设备如调制解调器可以同时作为输入和输出设备,称为I/O兼用设备。
2. 特点:
- 组成:I/O设备通常由信息载体、设备硬件和设备控制器三部分构成。
- 速度差异:I/O设备的工作速度远低于CPU,因此需要特殊的机制来协调两者间的操作。
- 格式各异:不同设备的信息类型和结构格式各不相同,需要接口进行转换。
二、I/O接口
1. 概念:
接口是连接计算机主机和I/O设备的桥梁,它能够适应不同速度、格式的设备,并在两者间进行数据传输和状态监控。
2. 主要功能:
- 选址:识别和选择特定的I/O设备。
- 命令传送:主机通过接口向设备发送操作指令。
- 数据传输和格式转换:在并行和串行之间转换数据。
- 缓冲:临时存储数据,避免数据传输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 监控设备状态:检查设备是否准备好接收或发送数据。
3. 组成:
- 数据缓冲寄存器:存储待传输的数据。
- 设备选择线路:识别设备地址。
- 设备状态字寄存器:反映设备的工作状态。
- 主机命令寄存器:接收主机的指令。
- 数据格式转换电路:处理串行和并行数据的转换。
- 控制逻辑电路:协调设备与主机之间的通信。
4. 类型:
- 串行接口(如UART):数据一位一位地传输,需要同步定时脉冲控制。
- 并行接口:数据以字或字节并行传输,适合快速大量数据交换。
三、输入/输出原理
1. 程序查询方式:CPU不断检查设备是否准备就绪,效率低。
2. 程序中断方式:当设备准备就绪时,会向CPU发送中断请求,提高效率,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I/O控制方式。
3.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控制方式:数据直接在设备和内存之间传输,无需CPU参与。
4. 通道方式:专门的硬件通道处理I/O操作,进一步解放CPU资源。
总结来说,I/O原理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解其工作原理有助于优化系统性能,提高数据处理效率。I/O设备、接口和控制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整体设计和效能。
相关推荐










miraclelyk
- 粉丝: 2

最新资源
- S4HANA基础与Fiori配置完全指南
- Jquery+Spring3+Struts2+Ibatis3源码项目与权限实现
- Java开发webservice接口工具包低版本使用教程
- 《Windows高级编程指南》PASCAL实例源码解析
- Flex技术在富文本编辑器中的应用分析
- STM32F407 ADC采样与DMA传输的串口显示实现
- YzmCMS V5.6:轻量级开源CMS新版本发布
- 蓝桥杯单片机模块练习:AT24C02存储芯片应用
- 模式匹配与MPEG-4数据压缩算法讲义
- Excel学习必备:基础教程大全
- 使用MQL5自动生成基于牛市与熊市约会线形态的CCI交易信号EA
- 深入解析CFRunLoop(NSRunLoop)源码及使用工具
- Android进度条效果展示源码解析
- 移动客户端电子签章系统:实名认证与合同签署
- Java图形时钟源码实现与源文件解析
- 百度地图定位功能及周边信息展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