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LBS终端GPS数据压缩性能的准无损算法

0 下载量 10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20 收藏 242KB PDF 举报
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针对民用定位服务(LBS)领域中的GPS定位数据的准无损压缩算法,发表于2008年11月的《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第34卷第4期。作者徐连明、邓中亮、黄建明和任维政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他们提出的算法旨在提高GPS定位数据的压缩比和压缩速度,这对于LBS服务中的数据传输效率至关重要。 GPS定位数据通常包含大量的冗余信息,尤其是在民用定位场景下,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但实际发送的数据往往包含大量重复的坐标点。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研究者们设计了一种特殊的压缩策略。首先,通过压缩预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识别并消除不必要的重复元素,这有助于减少数据的存储和传输需求。接着,采用了二次量化方法,这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少数据量的技术,通过将连续的数据范围划分为有限的离散区间,进一步减小了数据的复杂性。 在编码阶段,文章引入了预测编码,这是一种利用前后数据之间的统计关联性来提高编码效率的技术。预测编码通过分析GPS数据的时间序列特性,推测出后续数据的可能性,从而实现更高效的编码,减少了实际传输的数据量。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压缩速度,还能够一定程度上抵消GPS模块受到干扰时可能产生的粗大误差,从而提升GPS信息处理的精确度。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算法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硬件兼容性,经过优化后对硬件资源的需求较低,甚至可以在单片机这样的低功耗设备上运行,这在资源受限的移动设备中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服务(LBS)、数据压缩、预测编码、压缩比和压缩速度,这些都是本文的核心关注点,反映了其在GPS定位数据处理领域的创新与实用性。 这篇文章提供了一种在保证GPS定位数据处理精度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数据压缩方法来提高民用LBS服务性能的实用解决方案,对于GPS数据处理、无线通信和嵌入式系统等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