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环境下DB2多分区安装详解

4星 · 超过85%的资源 需积分: 9 7 下载量 6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7-29 收藏 76KB DOCX 举报
"这篇文档详细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下如何创建DB2数据库的多分区环境,主要涉及DB2的安装过程、所需用户配置、系统服务检查、NFS共享、数据库实例创建、配置文件修改、目录设置、数据库启动以及相关参数调整等关键步骤。文档中提到了使用的操作系统版本为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5.4,数据库版本为DB2 9.5fp5 for Linux x86_64。" 在创建DB2多分区环境时,首先要确保操作系统具备必要的组件,如rsh、nfs服务及其客户端,以及ksh。安装完成后,需要通过nfs服务在主服务器上设置共享目录`/db2home`,并在从属服务器上进行挂载。DB2的安装选用的是企业服务器版(ESE),并且要在每台机器上为DB2安装软件。 接着,文档提到需要创建特定的用户和用户组,如`db2inst1`和`db2fenc1`,这些用户将分别用于管理DB2数据库和创建数据库实例。同时,确保`db2inst1`用户能在两台机器之间进行rsh通信并测试其功能。 数据库实例的创建涉及到修改`/etc/services`文件以支持DB2服务,以及编辑`db2nodes.cfg`配置文件来指定集群中的节点。数据存储目录一般设置为`/db2data`,每个节点的子目录(如`NODE0000`和`NODE0001`)应根据节点分配在相应服务器上,并确保这些目录的用户和属组权限正确。 启动数据库实例后,需要对数据库实例和数据库参数进行调整以优化性能。这可能包括设置缓存池(bufferpool)和表空间,以满足应用需求。此外,还需要为操作系统上的其他用户配置访问数据库的权限,并更新他们的环境变量。 整个安装过程中,确保主机名的正确设置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会在后续的配置和通信中使用。文档中展示了如何查看和定义主机名,并给出了一个示例`/etc/hosts`文件的片段。 创建DB2多分区环境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多个步骤和系统的详细配置。这需要对Linux系统管理、网络服务配置以及DB2数据库管理有深入的理解。正确执行这些步骤能够构建出一个可靠的、高性能的分布式数据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