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PCIe高速通信:时序模型与源同步详解
下载需积分: 12 | PPT格式 | 6.09MB |
更新于2024-08-16
| 131 浏览量 | 举报
本文档深入探讨了两个集成电路(IC)间通信的时序模型,特别是在基于FPGA的PCI-Express(PCIe)总线设计背景下。PCIe是一种高速IO技术,特别适用于系统内部以及不同硬件组件之间的高效通信。本文介绍的主要内容包括:
1. PCIe技术简介:PCIe是一种标准的高性能接口技术,用于连接计算机系统中的各个组件,如处理器、内存、图形处理器和外部设备。它提供了比传统PCI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
2. 基本I/O概念:
- 单端输入:仅需一个信号线,通过比较信号电压来确定逻辑状态,但这种设计对信号完整性要求较高,不适用于长距离或高速传输。
- 差分信号:由一对V+和V-信号线组成,可以提供更好的抗干扰能力、电磁干扰抑制和精确的时间定位。差分信号在高速系统中广泛使用,尤其是在芯片间的通信中。
3. 时序模型:
- 系统同步:所有IC共享同一系统时钟,简单易实现,但可能导致时钟域扩展和时序约束问题,特别是对于FPGA和ASIC等器件。
- 源同步:为了处理高速通信中的延时问题,源端发送数据的同时发送时钟副本,简化了时序设计,但可能导致时钟树复杂度增加,且对电路板设计有严格要求。
- 自同步:发送芯片包含数据和时钟信息,接收端通过PLL进行时钟数据恢复,减少了外部时钟的依赖,但需要复杂的并串和串并转换电路。
4. 实现细节:
- 并串转换模块(SERDES/MGTs):包括可装载移位寄存器和回转选择器,负责数据的串行到并行的转换。
- 串并转换模块:负责将接收到的并行数据转换回串行,以便于时钟数据恢复。
本文从PCIe技术的角度出发,详细解释了不同时序模型在两个IC间通信中的应用和优缺点,强调了在高速FPGA设计中考虑这些模型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硬件实现和潜在挑战。对于从事高速IO设计或FPGA开发的工程师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推荐









eo
- 粉丝: 40

最新资源
- 基于Qt的简易网络管理器开源实现及效率优化
- 二项式系数计算程序的实现与理解
- MATLAB实现数独解算器及源码分享
- NodeJS实现的hid-listen库:USB隐藏设备调试信息获取
- React.js项目实战: 示例与解决方案教程
- 算法学习与问题解决实践:Java算法研究
- 基于STM32F103ZET6的双向DC DC变换器设计与实现
- 数字验证码的不变矩识别技术研究
- Python-Glade应用设计实践:Quickcal项目展示与打包指南
- 2014 TechGirlz夏令营:Foto-Friendzy编程活动回顾
- HTML5音乐播放器SPlayer:网易云音乐接口的创新应用
- 开发自用的加密密码管理工具APP
- 图示化海明编码与CRC编码的Matlab实现
- 大型储能变流器测试平台技术研究
- Delphi成语词典源码:集成12786条成语的数据库应用
- Q学习算法在JavaScript中的应用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