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通信与C51编程实践:系统极化码对比

需积分: 50 7 下载量 122 浏览量 更新于2024-08-07 收藏 3.81MB PDF 举报
"单片机甲乙之间近距离通信图-系统极化码和非系统极化码的性能比较" 这篇摘要涉及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单片机通信和C51程序设计上,具体如下: 1. **单片机通信**:单片机甲乙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串行口实现。例如,例5-11中描述的是通过串行口方式2将甲机片内RAM中的30H~39H单元的内容传输到乙机片内RAM的50H~59H单元。这种通信方式通常用于设备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 2. **串行口方式2**:在单片机MCS-51中,串行口有多种工作方式,方式2是一种同步通信方式,适用于需要精确时序的高速数据传输。波特率在这种模式下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和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中的SMOD位决定。 3. **波特率计算**:在上述例子中,设SMOD=0,定时器T1工作在方式2,其初值计算涉及到单片机的时钟频率fosc。计算公式是:初值=256 - fosc×2 / (SMOD × 波特率 × 32)。在这个案例中,计算得到的初值约为230(E6H)。 4. **定时器/计数器T1**:在MCS-51系列单片机中,定时器T1可以配置为不同的工作模式,其中方式2允许自装载初始值,以实现特定的波特率。 5. **C51程序设计**:C51是专为MCS-51系列单片机设计的C语言扩展,它使得开发者能用高级语言进行单片机编程,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书中不仅讲解了基本的C51语法和MCS-51指令系统,还提供了汇编语言和C语言的编程对照实例,帮助读者理解和实践。 6. **系统功能扩展**:书中涵盖了MCS-51单片机如何扩展其内部硬件资源,如I/O端口、存储器等,以及如何设计和使用接口技术,这些都是构建复杂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关键。 7. **应用实例**:教材强调实践,通过大量实例,包括设计性实例和系统设计实例,旨在提高读者的实际编程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8. **教育适用性**:该书适合于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作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同时也适合于从事单片机技术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自学。 9. **CIP数据**:中国版本图书馆的CIP数据提供了图书的分类和出版信息,是图书出版的重要标识。 这个资源主要关注单片机的通信机制,特别是C51编程在实现单片机通信中的应用,同时强调了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